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P2P车贷行业瞬间萎缩,老司机都翻车了,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中国 P2P车贷行业分析【图】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居民消费能力持续提升,交通成为仅次于食品烟酒、居住刚需的最大支出项目,汽车保有量近年持续攀升。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其中汽车2.17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8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42亿人。

    虽然人民汽车消费需求旺盛,但汽车相对其他生活消费品,价值较高,全款购车给普通家庭带来较大经济压力。目前市场上提供汽车贷款分期的资金方主要是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及第三方资金借贷机构(如P2P网贷平台)。

    银行的资金成本较低,但银行汽车贷款贷款对象门槛较高、手续繁琐而审核期限长,客户体验较差;汽车金融公司业务开展实行牌照制,取得许可证的公司相对不多,且其主营业务为库存融资及零售贷款,贷款服务对象主要是汽车金融公司背后的汽车集团客户,服务客体有限;第三方资金借贷机构(如P2P网贷平台)产品类型多样,审核流程相对简便,客户体验较好,虽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较小,但增速较快。

    2017年国家监管更加严厉,发出了防范金融风险,强化监管问责要求。银监会,保监会均加强了金融管控,也是频频对各大机构及金融公司开出了天价的罚单。

    2017年12月,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颁布《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标志着2018年P2P网贷行业正式进入备案元年,涉及车贷业务的P2P网贷平台目前发展概况以及合规进展,也备受关注。

    具体到车贷行业,数据显示2018年的汽车金融市场的行业规模将达到1.85万亿元。

    而车贷行业投资期限短、参考收益率较高的特点吸引了很多投资人。另一方面,车贷抵押率高,且大多数平台提供汽车抵押业务,对借款人也非常有吸引力。至此大大小小的公司联合金融机构设立了O2O的汽车网贷平台,同时以私有车抵押出售的P2P模式开始盛行,据统计2017年底涉及车贷的P2P平台的鼎盛时期达到了945家,而2016年甚至达到了1700多家。

    今年5月,不断传出的坏消息令P2P车贷行业人心惶惶。

    先是运营了4年多、以车抵贷为主营业务的P2P平台沃时贷宣布“停止线上运营”;紧接着,沃时贷的同行——泓源资本也发布清盘公告,宣称从当日起停止线上运营,不再发布借款标的。

    沃时贷上线于2013年11月,注册资本3750万元,以车抵贷为主营业务。平台曾于2016年9月获得创业板上市公司神州泰岳(股票代码:300002)旗下基金4000万元的B轮融资,对方占股20%。

    在清算之前,沃时贷的线上总交易额达到了21.84亿元。在零壹智库发布的《3月P2P车贷50强》榜单中,沃时贷以当月0.44亿元的交易规模位列榜单第48名。

    有知名股东加持、交易量排名行业前50的沃时代清盘令从业者嘘唏。

    实际上,从去年底至今,整个P2P车贷都在经历大洗牌。进入2018年,P2P车贷月度交易规模环比有所下滑,但整个市场在向头部公司集中。

    “现在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的确很多公司在关门,业务向头部公司逐渐集中”,P2P车贷平台人人聚财CEO许建文称,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一个从蓝海到红海,再从红海到少数寡头胜出的过程,P2P车贷的洗牌是行业竞争的必然结果。

    P2P车贷倒闭潮

    车贷包括车辆抵押贷款、质押贷款、车辆消费贷款、车辆融资租赁、车商贷业务等多种类型。从风控角度来看,P2P车贷平台的业务模式主要是车辆抵/质押贷款;2017年,抵押/质押型车贷交易额达2093亿元,约占84.5%。

    截至2018年3月底,涉及车贷业务P2P网贷平台有384家,其中广东地区涉及车贷业务的正常运营平台数量73家,占总车贷平台数量的19.01%;其次北京55家平台,占比14.32%;其他地区涉及车贷平台为184家,表明虽然车贷业务成交量集中度较高,但中小平台的地区分布较为广泛。

    2018年3月P2P网贷行业车贷业务成交量的地区分布,浙江车贷业务成交量最大,高达100.27亿元,其中微贷网61.03亿元位居首位,占浙江车贷业务总成交的60.87%;其次是广东车贷业务成交量39.66亿元,位居第二位,该地区车贷业务成交量最大的平台是投哪网,3月成交量为7.18亿元,占比18.10%。

    根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所做的上海、广东地区的合规进展报告数据显示,车贷平台的合规均值高于该地区行业合规均值,这主要由于车贷业务本身特性是借款金额相对较小,平台限额情况基本合规,业务及产品违规也较少,扣分点主要在于银行存管、信息披露等指标。值得注意的是,地区之间由于合规指标权重的不同,不具备可比性。

    车贷业务最大特点是小额分散,并有实物抵押或质押,一直备受出借人的青睐,P2P网贷平台也充分参与,车贷平台的合规进展情况也是投资人密切关注的焦点。

    据数据统计,车贷市场中84%的交易额为抵押质押,而抵押质押却出现了很多漏洞,比如多次抵押,多人抢车,骗贷骗车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于P2P车贷平台来说却是致命的,其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公司财务上出现坏账,现金流断裂。有从业企业也表示了相同的观点:关闭业务的原因归结为逾期和坏账率增加、交易额减少、线下收益减少以及因为备案延迟而导致的运营成本无法预估。

    随着一个个车贷P2P网站倒闭或宣布关闭业务,车贷P2P的现状及问题也被一一揭示,其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是部分车辆为二次抵押、某些人存在骗车骗贷现象,而P2P企业背后资金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公司的资金流以及盈利水平,二手车市场混乱以及P2P车贷平台的创新和新的盈利模式受到了现有模式的限制。

    P2P车贷平台消失背后发生了什么?

    在停止运营的公告上,沃时贷把清算的原因归结为逾期和坏账率增加、交易额减少、线下收益减少以及因为备案延迟而导致的运营成本无法预估;沃时贷认为,平台之所以出现以上三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监管政策,其中包括不准暴力催收和借款利息不得超过24%。

    在业内人士看来,沃时贷的清算是P2P车贷平台在行业洗牌过程中被洗出局的一个缩影,监管只是出局的客观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行业竞争加剧,平台此前为了获客,降低借款门槛,“轻贷前重贷后”,导致平台逾期和坏账率不断攀升,最后活下去,不得不清算。

    车贷一度被众多P2P网贷平台视为蓝海。2016年8月,国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平台借款余额的上限是不超过20万元人民币,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借款上限是100万元。这导致很多P2P平台开始找新的业务发展方向。

    基于这一要求,P2P网贷平台开始从大额资产向小额资产转型,其中车贷资产由于借款额度低,周期灵活、标准化程度高、价格透明易变现等优点,成为众多P2P网贷平台主要的资产转型方向。很多人认为,车贷模式模式看起来门槛低、易复制,所以倾巢而入。

    2016年底,大约有1000家左右的P2P平台涉足车贷业务,至2017年巅峰时期, 这个数量飙升至1700多家。

    为了迅速争夺市场,大的车抵贷平台开启加盟模式,“一下子能在一个城市开五六个甚至十多个门店”,易鑫车贷、微贷网都曾试水加盟模式,借助加盟商“跑马圈地”。

    “整个赛道顿时变得拥堵,行业竞争加剧。”许建文说,为了获得生存空间,一些车贷平台开始打价格战和放松风控,一些平台为了吸引投资用户,给出更高的年化利率,从资产端来说,一些平台放宽了贷款标准,导致平台的利润空间大幅下滑,坏账率迅速拉升。

    这种放松风控的做法在业内称为”轻贷前重贷后”,即贷前放松客户要求,贷后严重依赖暴力催收才可能把钱催回来。

    甚至一些P2P平台出现了“只看车不看人”的情况,导致一些二押车,三押车流入市场。车贷领域的“二押”,“三押”是指将已作为抵押物的车辆,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作为抵押物进行抵押,从而获取贷款的行为。

    “有一些区域的P2P车贷公司做这个事情(二押、三押),其实是对他们的贷后能力的自信。二押、三押其实只是作为他们放贷业务的一个借款标的来进行呈现,而不是本质的风控,最终他们实际的风控手段还是贷后的催收手段。”险峰长青的投资人李哲说。

    各地爆发的重复抵押导致的恶性抢车事件,以及贷后的暴力催收行为逐步引发监管的关注。

    今年初,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也对车贷平台催收起到了规范作用,地方经侦部门针对借贷领域把套路贷、校园贷、车辆重复抵押贷款、暴力催收等当成了打击重点。今年3月和5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和银保监会等四部委分别发布相关政策,严禁暴力催收。

    除了暴力催收,监管给P2P车贷的另一重拳是——严禁民间借款利息超过24%。以沃时贷为例,其提供给投资人的收益率普遍维持在12%-17%,高于行业9.1%的水平。在资产端利息上限24%的情况下,资金端年化利率同样高位运行的话,平台的利润空间自然就被压缩。

    在许建文看来,监管严禁催收和24%利息上限只是一定程度上要求规范化,它会导致一些平台坏账增加,风险提高,但这不是那些P2P车贷平台出局的根本原因。“终极原因还是其综合运营能力低下,导致总体成本更高,收益更低,监管进一步加深了这个现状。”他说。

    向头部集中

    面对行业洗牌,P2P车贷平台微贷网CEO姚宏不久前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呼吁“大家都要坚定信心”,他说,“一方面全国有近2亿多车主,每年有2000万新车主加入这个市场;另一方面中国还有差不多1亿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P2P车贷作为传统金融的补充和完善,客户是有需求的,我们的服务是有价值的。只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去做,车贷平台是完全服务实体经济。”

    微贷网于2011年上线运营。根据零壹智库发布的“2018年4月P2P车贷交易额TOP50”榜单,前三名分别是微贷网、陆金服和有利网,他们的车贷交易额分别达43.06亿元、15.66亿元和7.15亿元,三家交易额占到了榜单交易总额的50%。

    今年4月,微贷网刚刚完成4亿美元的Pre-IPO融资;陆金服是陆金所旗下的网贷平台;有利网早在2015年7月就获得了高瓴资本4600万的C轮投资。

    显然,P2P车贷行业的交易量正在向头部玩家集中,头部公司的品牌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这是一个规模效应特别显著的行业,放贷体量越大,上游就越容易接到大的资金端,特别是银行系和金融机构的资金,资金成本也会随之降低;资金成本低,就有更大的利润空间,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加之资本的投入,公司就会有更多的钱去运营和扩张;放贷数据的积累,会让风控模型不断修正和升级;公司也会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最终强者愈强”,险峰长青的投资人李哲说,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管理和运营规模和难度的提升。

    风险与出路

    在强监管和激烈的竞争下,业内人士认为,整个车贷行业有两个重要的风险:除了抵押车可能是二抵,三抵产生的逾期和坏账之外,车辆评估也是一大风险。

    “目前,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道德水平不高,并不像其他金融行业有从业资格认证。”许文建说, 就风险管控上来说,道德风险是四大风险之一。“能生存下来的企业,还需要预防其他三大风险:欺诈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只有管控好这四大风险,平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存活。”

    从投资人李哲的角度看,他认为,整个车贷行业还有很多机会。“车贷是一个上升空间还比较大的市场,因为市场相对比较分散,还有很大的整合空间,而且这个领域还没有绝对的独角兽。”他说。

    据网贷之家的数据,2017年,P2P车贷总成交量为2639.43亿元;有人认为,P2P车贷是一个小市场。

    不过,放眼整个汽车金融,还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罗兰贝格与建元资本发布的《2017中国汽车金融报告》显示,预计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将保持25.7%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元,一路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

    为寻求出路,头部P2P车贷平台正纷纷向车抵贷以外的汽车金融转型。

    以行业NO.1微贷网为例,今年完成新一轮融资后,它计划将资金用于加强互联网基因的培植,提升IT技术水平、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等。微贷网副总裁汪鹏飞不久前透露,微贷网将放眼到汽车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图腾贷则在2018年正式转型汽车全产业链,将以租代购作为目前主要业务模式,在网贷之家发布的《2017年P2P网贷行业车贷业务成交量TOP 50》中,图腾贷位居第十位名。

    以租代购成为当下火热的汽车消费方式。从去年开始,主打“以租代购”模式的弹个车和毛豆新车网激烈对垒。

    “一些P2P理财平台想转型汽车金融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李哲认为,因为汽车金融资产的期限都比较长,一般为12~36个月,所以之前理财平台的做法是把长标的汽车金融资产拆成几个短期标,但自从国家开始金融“去杠杆”后,已经禁止理财端期限错配。“但如果是12个月以上的投资期限,其实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大”,李哲说,“实际上,头部的汽车金融公司很少自己做理财端,基本都是接银行、金融机构、互金平台等的大体量资金,他们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拓展上。”

    “以租代购是一个好生意,但它不是随随便便都能做的,这个市场需要场景优势、资金成本的优势,也需要团队优势,不具备一定优势的话,做这个业务也不一定能挣到钱”,许建文说,短期内人人聚财不会去做这些业务,还是会专注于把原有业务的规模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出来。

    另外一些P2P平台转型成融资租赁的发展模式,当前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地方政府加强公共交通的布局,短时租车出行也在大中城市流行起来。

本文采编:CY315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