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快时尚品牌ZARA效仿MUJI 服装企业何去何从【图】

    快时尚巨头ZARA旗下的家居品牌ZARA HOME全球第二家概念店于北京世贸天阶中心4号楼一层东侧揭开帷幕。在店内,各个分区房间主要出售卧室用品、浴室用品、餐厅用品、装饰品、家居便服以及芳香产品,产品的材料也多采用亚麻、棉、缎、帆布、酒椰纤维、木材等纯粹材质。

    此举一度被认为是巨头ZARA模仿日本无印良品商业模式。

    ZARA创立于1975年,隶属于Inditex集团,在全球范围内87个市场拥有1900多家店铺。而在中国,ZARA设立了超过500家店铺,涉及63座城市。2003年,ZARA开设了第一家ZARA HOME的门店。

    值得关注的是,加码ZARA HOME店是因为ZARA母公司Inditex近年来业绩增速大幅放缓。2018年6月,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发布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4月30日的三个月内,Inditex销售额为56.54亿欧元,同比增长2%;净利润为6.69亿欧元,同比增长2.23%。与2017年同期Inditex销售额上涨14%和净利润上涨18%相比,增速大幅放缓。

    实际上,不止ZARA品牌,近几年整个服装行业的日子都不好过。

    我国服装产量已过高速增长期,增速趋于平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314.52亿件,同比下降1.64%,增速比2015年下降3.64个百分点。其中梭织服装170.26亿件,同比下降2.76%;针织服装144.27亿件,同比下降0.26%。2017年1-12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87.81亿件,同比下降8.5%。

2007-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服装产量走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消费方面,2017年我国服装行业消费量约112亿件,同比2016年的111亿件微增0.9%。

2010-2017年中国服装消费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市场规模,2017年我国服装零售市场规模约14557亿元,同比2016年的14433亿元仅增长0.86%。

    同时,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测算,2017年我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单价同比上涨1.2%,涨幅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除5月、11月、12月外,其他各月服装单价同比均实现同比正增长,8月、9月上涨幅度最大,分别达到10%和8.3%。另外,男装、童装销售增速均呈现量降价升特征:男装零售量同比增长0.1%,销售单价同比上涨2.2%;童装零售量同比下降4.3%,销售单价同比上涨12.6%;女装虽然销售单价同比下降0.6%,但降幅较上年收窄2.6个百分点,其零售量同比增长6.1%。

    业内人士认为,在快时尚品牌中,ZARA虽然进入中国时间较早,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内快时尚快速发展,HM、优衣库、无印良品等都纷纷加码中国市场,另外还有TOPSHOP等新兴快时尚品牌“抢食”。未来,ZARA加码中国市场,无论是从家居品类店还是快时尚服装店,都会面临极大挑战,并且这种多元化发展,也未必能为集团带来预期效益。

    面对服装行业可能发生的严峻形势,智研认为,本土服装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强化调整:

    1)海外并购提速:国外高端服装品牌和快时尚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导致国内服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刺激了服装企业在经营模式上的转型和升级。此外,为丰富自身的产品矩阵和布局海外市场,服饰品牌企业应进行海外并购或作为国外服装品牌在国内的代理商,服装企业的海外并购为企业提供了转型高端、丰富自身产品组合、提升品牌形象以及拓展国际业务的机会。

    2)实施多品牌战略: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及其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群体趋于细分化、多元化。同一个消费者在不同场合对服装亦有不同的需求。单一品牌公司在设计上只能满足单一群体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建议服装企业实施多品牌战略以覆盖不同的细分市场,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多品牌策略可分散单一品牌带来的系统风险。

    4)线上线下渠道结合:线上销售凭借营销费用较低、销售时间、空间不受限制、顾客范围广等优势,在整个服装营销渠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线下渠道中,商场、购物中心在购物环境、试衣体验、聚集人气等方面则更具有优势,将线上线下渠道高度融合,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5)互联网、智能化渗透:互联网与智能化技术将在制造、营销、零售等多个方面对服装行业产生深刻影响。在制造方面,建议融合大数据、互联网远程监控、互联网即时数据技术的智能制造技术,帮助服装企业用更少的人力和成本制造出更高质量的服装产品。在营销方面,建议通过在线下实体店安装互联网智能化设备(如智能导购、3D 立体试衣镜等),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本文采编:CY235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