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澳门民防完善应急平台功能 我国应急平台建设还处于起始阶段【图】

    2018年8月2日,澳门警察总局局长、民防中心联合行动指挥官马耀权表示,特区政府正致力推动和落实多项防灾减灾的政策措施,构建“应急指挥应用平台”,强化通讯警报系统,提升应对灾害事故能力。

    民防信息发布讲求快捷准确,民防行动更需“内外兼备”,澳门特区政府将优化内部沟通信息发布平台,透过多渠道发放讯息,并向民间团体派发警用对讲机、安装广播喇叭及警车街上广播等。特区政府与清华大学合作构建的应急指挥应用平台正测试运作,年底将完善基本功能。

    应急指挥应用平台有5个子系统,在灾害发生时用于应急指挥,平时则用于收集数据、分析、培训和演练等,藉以全面提升澳门应急管理的总体指挥协调能力。为了强化预警讯息的发放渠道,保安当局已在澳门松山灯塔、氹仔大潭山和路环迭石塘山3个高点设置警报系统,在澳门低洼地区的90支“天眼”支柱上同步增设广播及警报系统,以适时发放风暴潮撤离的预警讯号。

    考虑到“天鸽”风灾时,由于多人同时致电求助查询热线,令线路繁忙甚至无法打入,民防行动中心及各保安范畴部门的求助热线已由25条增添至55条。另外,当局增购一批民防专用对讲机,分发给民间社团及民防架构成员。

    应急平台是以公共安全科技和信息技术为支撑,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模拟演练、信息交换共享与总结评估等功能,可以动态生成指挥方案、救援方案、保障方案等。

    目前,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家级应急平台为顶层,以省级、市(地)级、县(区)级应急平台,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应急平台为节点,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实现对突发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等主要功能,满足国家和本地区、本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十二五”期间,应急平台建设重点是全国 300 多个地级市和 3,000 多个区县,已经建成硬件场所的省级、地市应急平台将对软件系统、应急平台装备进行建设和扩充。2009 年应急平台建设开始在全国快速展开,当年市场规模达到 1.43 亿元,到2017年,我国应急平台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00.5亿元,同比2016年的90.25亿元增长了11.36%,近几年我国应急平台行业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

2009-2017年中国应急平台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应急平台行业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行业。目前,我国应急平台建设还处于起始阶段。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也都在探索所辖领域内的应急管理功能的应用系统,并取得了一些效果,形成了一定的应急管理模式,然而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1)欠缺对应急管理业务特性的全面性把握,以致对于应急平台建设缺少足够的指导性 ,不同厂商建设方案和效果差异很大。

    2)目前全国统一和因地制宜的关系 ,尚缺乏因地制宜的系统性需求分析 ,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应急管理实际需求都是有很多差异的 ,应急平台的核心是应用系统 ,要与需求分析紧密结合才能在应急管理中发挥效用。例如 ,东南沿海地区的应急系统必须要考虑台风等事件的应急需要 ,而西北地区则不需要 ,相反地要重点考虑大雪、严寒等带来的事件应急。

    3)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关系 ,存在技术运用不当、过度运用或应用不足的问题 ,典型的问题是公共安全技术的应用存在较大欠缺。另外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重视硬件建设 ,而忽视软件和信息建设。

    4)应急平台应该是与应急管理业务流程紧密结合的系统 ,应该根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性进行功能设计 ,有待提高的接警速度、缺乏依据的指挥调度、流于表面的现场监控、各类信息的简单堆砌、先进装备的蛮力上阵 ,都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应急处置的得法与正确。

    5)关于数据共享和部门协调机制不足问题 ,由于各专业部门在部署各自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长期各自为政 ,独立发展 ,导致了一个又一个“烟囱 ”式的信息孤岛 ,信息系统之间无法实现跨部门的互联互通 ,因此应急决策所需的各类信息自然也无法做到跨地区的有效共享 ,致使有时决策部门只能依据局部的、片面的、缺乏时效的信息进行决策 ,应急决策的成效可想而知。 

本文采编:CY241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