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0 月 25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 年版)》,该目录将于 2018 年 11 月 1 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调整后的新版目录覆盖面更广,品种数量不仅能够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临床需求,而且为不同疾病患者提供多种用药选择,更好满足群众需要。
总体来看,2018年版目录具有以下特点:
基药制度强化“临床必需”
基药制度经过数十年来多次调整,在2009年正式成形,后经历2012、2018两次版本更新。基药制度的思路已经从保障基层的用药转变为保障临床基本用药,从注重廉价转变为综合考虑药物的临床价值和药物经济学效益,强调基药目录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价值。这次目录调整新增的药品品种中,有11个药品为非医保药品,主要是临床必需、疗效确切的药品。比如直接抗病毒药物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有专家表示“这是目前全球用于丙肝治疗最先进的药物,理论上可以使国内约80%的丙肝病毒感染者达到治愈的效果。”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纳入基本药物目录,具有明确的临床实际需求,而且有助于通过多方政策联动,加快提升该药品的可及性。
最近三次基药目录药品数量变化
新版目录将加速临床用药结构升级
新版目录的药物数量从520种增加到685种,覆盖面变广。目录结构也有进一步优化,本次新增品种中包括肿瘤药12种、临床急需儿童用药22种,并且引入靶向药、单抗、新型降糖药等价格较高但是临床效果好的药物,体现了用药结构升级的趋势。例如,2017年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的曲妥珠单抗(赫赛汀),此次也入选了基本药物目录。此前,赫赛汀每支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已经从2万元降至7600元。
新调入目录的品种将相对受益
新进基药的品种,表明其临床价值受到认可,后续可能加速在全国各等级医院普及,同时可能伴随一定的降价压力。但从稍长的时间维度来看,随着国内临床用药结构的升级,具有临床价值的药品的占比必然提升,相关品种将相对受益。
部分企业相关产品
相关公司 | 领域 | 通用名 |
恒瑞医药 | 抗肿瘤用药 | 来曲唑 |
卡培他滨 | ||
异环磷酰胺 | ||
儿科用药 | 培门冬酶 | |
麻醉药 | 七氟烷 | |
中国生物制药 | 抗微生物药 | 恩替卡韦 |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 ||
心血管系统用药 | 瑞舒伐他汀 | |
华东医药 | 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 | 吡格列酮 |
免疫系统用药 | 吗替麦考酚酯 | |
内科用药 | 百令胶囊 | |
血液系统用药 | 吲哚布芬 | |
安科生物 | 抗微生物药 | 重组人干扰素 |
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 | 重组人生长激素 | |
海正药业 | 抗微生物药 |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
抗肿瘤药 | 平阳霉素 | |
来曲唑 | ||
心血管系统用药 | 瑞舒伐他汀 |
近年来,药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药品流通行业仍将保持增长。近几年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增长,总体运行呈现缓中趋缓的态势。2017年,我国药品流通销售收入2001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4%,增速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400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9.0%,增速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基本药物目录的修改将对药企产生长期深远影响,带来药品需求结构的新变化。我国医药企业必须抓住机会,继续促进结构调整和集中度提高,加速推进各业态如批发、物流配送、零售连锁等要素资源的整合,进行相关策略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