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从房产业务剥离的万达开始进军大健康产业,保守估计至2020年整个健康产业的潜力将达到10万亿左右【图】

    在从“买买买”转变到“卖卖卖”模式,提速“去地产化”一年多之后,万达转型已经初显轮廓。2019年1月12日,万达集团在青岛召开2018年的年度总结会议并发布了2018年经营业绩简报,各个业务板块全部完成年度任务。

    不可否认,在经历一系列风波后,万达集团向何处去,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对此,在2018年万达集团工作总结中,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指出,万达目标是2020年完成企业转型,随着形势发生变化,万达转型思路也要调整。预计10年左右,服务消费将超过商品消费。这种转变既是冲击,也是商机。服务消费特点是体验价值大于价格,对当下中国商品消费重价不重值是一种纠偏,同时服务消费对品牌造就、工匠精神更加有利。万达今后将紧抓住服务消费、体验消费产业,将这些产业做大做强。

    2018年万达集团以成本法计算企业资产6257.3亿元,因为资产转让因素,同比下降11.5%;收入实际实现2512.7亿元,因将其中已签订转让协议、但未完成转让的部分项目所产生的370亿元收入从年度计划及统计中减去,万达集团2018年收入为2142.8亿元,同比下降5.7%。其中服务业收入1609亿元,占总收入的75.1%。

    在各个业务版块的收入中,文化集团首次成为第一,2018年,万达文化集团实现收入692.4亿元,同比增长9.2%。贡献收入最多的当属影视公司,收入达到了580.6亿元,同比增长9.2%;新开业影城114家,新增屏幕1009块,其中国内新开业影城105家,新增屏幕889块;累计开业影城1641家,屏幕16576块。

    作为国内院线的龙头,万达电影的重组议案也在推进当中,2018年11月4日,万达电影连续发布公告,公布其对万达影视收购重组的新动作,与此前6月份公布重组草案116亿元的交易对价相比,此次公布的价格再次折让,减少至106.5亿元,收购的股权份额仍旧为96.8262%。这意味着万达影视的估值以及增值率将进一步降低。

    如果能顺利完成此次收购,万达电影的主营业务将扩展至电影和电视剧的投资、制作和发行,以及网络游戏发行和运营领域,建成集院线终端平台传媒营销平台、影视IP平台、线上业务平台、影游互动平台为一体的五大业务平台,实现从院线到电影公司的转型升级。因此,这次重组将成为万达在文化版块发展的重要一步。

    回看2017与2018年,万达的出售动作从来停止,从文旅城到海外资产、金融业务,或许就是王健林的“逻辑”。

    在2017年将13个文旅项目以及77个酒店转让给融创和富力后,万达文化集团下属的文旅业务就在不断收缩,2018年,万达又把文旅集团的运营团队交给融创。尽管万达表示将继续投资“一带一路”和“红色文化旅游”,但很明显,文旅业务在万达集团中的占比已经很低,文旅公司收入仅为2.7亿元(不含转让文旅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万达体育,1月11日,路透社引援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万达集团已经为旗下体育部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赴美IPO申请。此次IPO预计在2019年上半年进行,融资规模在3亿至5亿美元之间。据悉,万达集团操作上市的体育资产,包括体育营销公司盈方体育传媒(Infront sports & Media)以及世界铁人三项公司(World Triathlon Corp)。2015年,万达集团分别以12亿美元和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以上两家公司。

    在业内看来,在万达商业从港股退市后,万达的上市平台仅剩下国内的万达电影以及在香港的万达酒店发展,目前,万达电影正在重组之中,而万达酒店发展的重组也在去年年末宣告终止。此时,万达体育的IPO或许也会提振资本市场对万达的信心。

    作为万达最主要的资产万达广场,在2018年新开业数量达到49个(不含转让资产项目),其中轻资产项目19个;新增持有物业452万平方米,累计持有物业3586万平方米;万达广场总客流38亿人次,同比增长19%。

    这也使得万达在商管领域的收入持续增长,实现收入376.5亿元,同比增长25.9%;租金收入328.8亿元,同比增长28.8%;万达酒店管理公司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21%。

    另外,去房地产化,轻资产化的万达地产收入持续减少,地产集团收入540.2亿元,同比减少34.9%;回款610.4亿元,同比减少3.3%。

    正如王健林在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所说,万达已经不是房地产企业。

    王健林表示,“万达商业剥离房地产业务,一平方米房地产开发也不能有,成为彻底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万达的商业不做高端奢侈品,主抓主流大众消费,偏时尚流行,这种消费几乎不受经济周期影响。

    实际上,万达集团转型不做住宅开发的房地产公司,早已不是新话题,近年来不断缩减的房地产收入占比也说明了这一点,但现在似乎已经达到了王健林心中的转型标准。

    “万达为什么要从房地产转型?为什么否定自己已经成熟、做得不错的商业模式?为什么折腾自己?”他抛出一串问句后解释道,“因为房地产行业有两个比较大的缺陷。”

    “一是房地产是强周期性行业,好几年差几年,在周期变化中很多企业死掉。大型企业通过开发比较多的项目,似乎可以一定程度熨平周期,但是不可能完全摆脱周期。二是房地产现金流不长远。房子不是快销品,即使比起汽车这样的耐用消费品,更新速度也慢得多。”

    “基于这两点原因,万达一定要坚决转型,发展拥有长期稳定现金流、有科技含量的产业。”王健林表示:“前两年对集团转型现代服务业,部分管理层还有疑虑。2018年看到国家对房地产行业政策的调整和整个行业的变化,万达同仁特别是管理层对万达转型现代服务业的认识更趋一致。”

    事实上,转型早已是房地产行业的潮流,不少企业给自己的定义也不再是单纯的房地产开发商。尤其在调控与市场皆不甚景气的2018年,更名也成一时潮流。只是很多企业依然以房地产为主业,而万达则将地产业务踢出了主业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万达在此次年度会议上提出了发展的新方向,王健林首次提出正式全面进军大健康产业,明确万达大健康将以顶级医院为核心,综合医药、康养、商业、培训多种产业为一体,走创新健康产业新模式。

    王健林在年会报告中对万达大健康产业规划布局提出了具体方向:今年内在广州、成都等5个一线城市大健康国际医院全部落地,至少3个项目开工建设;尽早完成国内首创的单个国际医院管理合同模板;设计世界一流的花园式国际医院,反映全世界最新研究成果,建成智慧医院,综合水平要比美国现有医院高;组建国际医院的中方团队骨干人才全部都要赴美国培训。

    2018年,万达已经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PMC)签订协议,在中国共同投资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医院,全面引进UPMC的医院品牌、管理团队、技术骨干、医护培训等整体医疗体系。之后,成都医院项目率先获得土地,开始设计。2018年12月底,占地约200亩总投资约60亿元的广州万达UPMC国际医院正式签约落户黄埔。

    王健林表示,近年来万达推进轻资产战略聚焦优势产业,对一些非优势产业采取了退出瘦身的策略,但万达绝不是放弃发展新兴产业,对于不是传统产业、科技含量高、又看准了的新兴产业,万达还是要进入,而且全力推进。大健康产业就是万达重点突破的战略产业。

    那么,被王健林看好的大健康产业现在是怎样的形势呢?

    大健康产业可以理解为围绕满足各类健康(身体、精神、环境)需求的所有产业总称,包括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大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曾将其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

    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尚处开发初期,发展空间巨大。 2017年大健康产业规模达4.4万亿元, 预计2018年将达5.4万亿元。

2013-2018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走势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大健康产业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辐射面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等优点于一体,具有拉动内需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主流理念,是一项提升经济竞争力的优势潜力产业。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不仅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更有利于提升健康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提高全民健康福祉。

    从发展趋势上来看,全球医疗健康年支出总额占全球GDP 总额的9%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例如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也超过了10%。印度、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近年来,我国健康产业呈蓬勃发展之势,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据中国科学技术战略研究院研究预测,至2020年我国仅生物医药产业将形成约8万亿元的支柱产业。保守估计,至2020年,整个健康产业的潜力将达到10万亿左右。

本文采编:CY244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