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中烟香港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其每股发行价4.88港元,拟募资7.35亿港元。得益于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独揽母公司中烟的烟叶、卷烟进出口大权,中烟香港是名副其实的港股“烟草第一股”,上市前获超额认购近100倍。
上市首日,中烟香港便交出不俗的成绩:股价最高上涨19.06%,收涨9.63%。
人们好奇的是,这家公司员工仅28人却有年营收超过70亿港元,为何会募资7.35亿港元赴港上市?其实一年税利总额过1万亿元的中烟亦有烦恼:卷烟销量下降,既能凭涨价维持税利;新生电子烟企业趁政策空白抢占市场;中烟难以打开海外华人和中国游客之外的群体。中烟香港在2018年6月重组后,即是中烟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人均创收2.5亿港元,“没有任何竞争对手”
中烟香港为什么备受关注?因为它是母公司中烟“走出国门”的关键。
中烟香港成立于2004年,由中烟旗下的天利国际100%控股。2018年3月,中国烟草发布60号文,指定中烟国际(香港)为中国烟草的资本与国际业务拓展的唯一平台。同年6月,中国烟草、天利和中烟国际重组,重组后的中国烟草保留了天利的长期业务,独家经营烟叶类产品的进出口、卷烟出口和新型烟草制品出口业务。此外它还成为中烟国际负责资本市场运作、国际业务拓展的指定境外平台。
简单来说,中国烟草的烟叶进出口、卷烟出口、对外投资、业务扩张都要经过中烟香港。它相当于千禧年的香港之于大陆。
招股书中有一句话点名中烟香港的地位:“根据中国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及依据60号通知,我们目前经营业务没有任何竞争对手。此外,中国烟草总公司已提供惠及我们的不竞争承诺。”
根据招股书,从2015到2017年,中烟香港的收入分别为76.19亿港元、63.1亿港元和78.07亿港元,净利润分别为3.91亿港元、3.38亿港元及3.48亿港元。如此算来,中烟香港单月营收就超过5亿元。
对于商业模式,中烟香港会将进口烟叶加价6%(特殊品类加价3%)卖给中烟国际。烟叶出口时中烟香港则保留1%到4%的利润。卷烟出口将为中烟香港提供1%-2%、2%-5%、5%以上三档利润,中国最顶级的卷烟品牌如玉溪、云烟、红塔山、中华、芙蓉王,皆由中烟香港独家代理销往全球。
2018年,中烟香港平均利润率为3.7%。但其乘数却是中国烟草总公司的庞大销售体量。2019年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表示,中国烟草总公司在2018年实现税利总额11556亿元,相当于大约20个华为的利润。其上缴国家财政总额10000.8亿元,与中国14亿人个税总额1.3万亿元体量相当。这也是中国烟草税利过1万亿元的第五个年头。据估算,中国烟草的税利约等于BAT+两桶油+四大行利润之和。
在2017年,中烟香港实现了78.07亿港元(约人民币68.24亿元)收入,但根据招股书仅有28名员工,员工成本总计2591.4万元港元,即人均年创收超过2.5亿港元。这也许是世界上人均创收最高的公司了。
为何上市:开拓海外市场、抢占电子烟先机
如此赚钱的公司为何要上市?因为即使中烟也会有开拓业务、走出国门的需求。
根据招股书,中烟香港募资额的45%将用于补充型业务的投资与收购,40%用于支持业务发展及与其他国际卷烟公司的战略业务合作,15%用于一般营运及优化经营管理。
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布的报告称,近年来中国控烟运动日益高涨,对全世界烟草制品的消费构成压力。以香港为例,香港特区已严格立法要求:烟草制品的包装、广告和销售中要展示健康警告。2019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向特区立法会提交《2019年吸烟(公众卫生)(修订)条例草案》,建议禁止进口、制造、销售、分发、宣传电子烟等另类吸烟产品。
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掀起控烟运动:新加坡取消香烟免税许可、美国24州约700城市禁止市民在公共场合吸烟、英国提高香烟价格并提高室内吸烟罚款、韩国为主动戒烟者提供假期……从2013年起,全球的进口香烟需求便呈下滑趋势。
在中国,烟民数量从2015年的3.16亿人上升到2018年的3.4亿人,其中男性吸烟率过半达到52.1%,女性为2.7%。虽然烟民数量增加,卷烟销量却从2014年5099.14万箱下降到2016年4699.2万箱。目前卷烟的销售额上升是由提升单价维持,难以持续。
中国烟草总公司也感受到这种压力,在2018年11月的年度会议上提出,要确保年销售4750万箱目标任务。此前上一个月的全国卷烟产量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13%。在2017年中烟也曾面临销售目标差点不达标的情况。
此前在卷烟出口业务上,中国游客和海外华人是中国出口免税卷烟在海外市场的主要顾客。中烟希望开拓其他市场,如印尼、越南、菲律宾和台湾地区。在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提到,以越南为例,其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烟草实施进口限制,但国民需求依然强劲,中烟希望填补这些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烟草制品出口是中烟香港在2018年5月开始的新业务,主要销售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即与电子控制加热装置配套使用的加热棒。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市场将在未来五年进入重要发展期,其全球销售额将从2018年的99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26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3%。
从2019年开始,中国本土市场涌现出10余个电子烟品牌,如Flow福禄、Wel鲸鱼、YOOZ柚子、魔笛MOTI、TRYMIX反正、GOIN谷云、APOC等。此外还有高健实业、五轮电子、麦克韦尔、思格雷等新三板公司已经从事电子烟的相关产品制造和销售。它们试图在政策未明确“电子烟是否受烟草专卖限制”时抢先抢夺中烟的传统卷烟市场。
中烟则希望加强电子烟业务,首先以中烟香港出口到海外成熟市场。招股书提到,“虽然中国的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有意将中国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引入海外市场的国际贸易公司接踵而至。”
目前,全球电子烟其市场潜力巨大。从不吸食真正的香烟到完全戒除需要一个过程,电子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电子烟能够降低对吸烟者的危害,不燃烧也不污染环境。全球电子烟最活跃的市场在美国,其次在欧盟。电子烟市场将可能在未来十年内,超越传统烟草市场,预计至 2030 年全球电子烟销售将增长 17 倍。
2011-2018年全球雾化式电子烟市场规模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我国电子烟市场规模为43.12亿元,2018年我国电子烟市场规模增长至50.04亿元,近年来我国电子烟产业规模年均增速接近25%。
2011-2018年我国电子烟市场规模走势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全球电子烟行业发展较快,部分烟草巨头跨界进入电子烟行业。其中以英美烟草、帝国品牌、奥驰亚等公司为代表。
全球主要企业电子烟发展动态
企业 | 概况 |
英美烟草 | 英美烟草的减害产品主要包括口含烟、电子烟、加热烟草制品。自2013年推出首款电子烟品牌Vype之后,英美烟草成为电子烟市场的领军者。2017年,公司电子烟销售收入达到5亿英镑(1英镑约合人民币8.76元)。2018年,公司电子烟的销售收入约10亿英镑,2022年的目标是达到50亿英镑。 |
帝国品牌公司 | 公司紧跟美国电子烟市场变化,迅速推出封闭型电子烟新品Myblu及其他两款新产品Myblu Intense和Blu ACE。2019年上半年,公司会增加1亿英镑用于Blu品牌发展以及庆祝该品牌成立10周年的相关活动。 |
奥驰亚集团 | 2018年12月,奥驰亚集团出资128亿美元收购美国电子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Juul电子烟公司35%股份。该项交易之后,Juul公司仍保持独立运营,但将获得奥驰亚集团的营销支持,包括消费者数据库、销售渠道、零售展示货架等。奥驰亚集团表示,Juul电子烟有望加速减害烟草制品在消费者中的推广,符合集团发展战略。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受限于国内政策等原因,国内电子烟行业多集中在电子烟的研发和电子烟设备的生产。近年来,电子烟属于风口,行业内涌现出较多企业,其中部分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国形成了一批集电子烟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电子烟生产主要企业
企业 | 简介 |
麦克韦尔 | 成立于2009年9月,主要从事电子烟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包括ODM和自有品牌APV两大板块,拥有自主品牌“Vaporesso”。 |
艾维普思 | 成立于2010年12月,是一家电子烟生产与品牌运营商,坚持“主导型”电子烟发展模式,2016年末获得专利123项,产品取得了CE、RoHS、FCC等标准认证,拥有自有品牌SMOK及KOOPOR。 |
盈趣科技 | 成立于2011年5月,主营智能控制部件与电子烟精密塑料胶部件制造,电子烟行业下游客户主要有Venture(知名烟草公司PMI的电子烟制造商),2017H1该客户收入占比总收入的52.73%。 |
卓尔悦 | 成立于2007年下半年,主要从事电子雾化器及其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为全球30多个国家提供电子烟的研发应用以及OEM加工服务。 |
康尔 | 成立于2007年,从事电子烟的生产和销售,产品取得了ISO9001、CE等标准认证,拥有自主品牌“Kangertech”。 |
合元科技 | 成立于2007年9月,以健康电子烟为主打产品,为全球400多家电子烟企业提供OEM/ODM服务,其中包括Fifty-one、Top-land、NJOY、VIP等国际知名品牌。 |
易佳特 | 成立于2010年,自主研发了aspire电子烟系列,取得超150项外观与技术专利,并通过了CE和RoHS认证,产品畅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吉瑞科技 | 成立于2010年1月,专业从事电子烟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一次性电子烟、可充电电子烟、可注油电子烟等,通过ISO9001等八大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员工总数10000多名,日产量达300万套。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注:本文来源:AI财经社原创出品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