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癌症体检乱象调查:是查“癌”,还是“挨宰”?漏诊误诊、“夸大升级”“无病生癌”。[图]

    明明没有病却被检查出癌症,打着“免费海外知名医院癌症体检”的幌子诱骗人上钩,一些癌症体检机构甚至雇佣无资质人员……近年来,癌症体检受到不少人追捧,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癌症体检机构和项目,背后猫腻不少、问题重重。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18年9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对全球185个国家36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了估算。2018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将达到18078957人,死亡病例将达9555027人。

2018全球癌症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造成全球癌症负担日益加重的因素有许多,包括人口增长和老龄化,以及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关的某些癌症病因的变化。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这个问题尤其突出,例如癌症的某些病因正从之前的与贫困和感染相关,转向与生活方式相关。

    整体而言,肺癌、女性乳腺癌、结肠直肠癌目前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3种癌症,死亡率分别位列第一、第五和第二。分性别来看,肺癌是男性最常罹患的癌症,同时也是男性因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女性最常罹患的癌症是乳腺癌,同时也是女性因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

    具体从新增病例分布情况来看,肺癌的新增病例最多,高达209.94万人,占新增病例的比重达11.6%;乳腺癌的新发病例紧随其后,达到208.88万人,占新增病例的比重达11.6%。这两大癌症的新增病例遥遥领先于其他癌症类型,是全球癌症高发类型。

2018年新增癌症病例类型分布(单位: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前列腺癌(127.61万人,占比7.1%)、结直肠癌(109.66万人,占比6.1%)、皮肤非黑色素瘤(104.21万人,占比5.8%)、胃癌(103.37万人,占比5.7%)、肝癌(84.11万人,占比4.7%)、直肠癌(70.44万人,占比3.9%)、食管癌(57.20万人,占比3.2%)、宫颈子宫癌(56.98万人,占比3.2%)、甲状腺癌(56.72万人,占比3.1%)、膀胱癌(54.94万人,占比3.0%)以及非霍奇金淋巴瘤(50.96万人,占比2.8%)的新增病例均高于50万人,占比均超过2.5%。

2018年癌症新增案例类型分布(单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新增死亡病例分布情况来看,肺癌的新增死亡病例最多,高达176.10万人,是全球第一大"癌症杀手",占全球新增癌症死亡病例的比重达到18.4%。

2018年各种类型的死亡人数(单位: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癌症体检花样百出

    “谁都怕得癌症,听说能提前体检出来,宁愿花钱也要去检查一下。”70岁的成都市民李先生,从朋友那里得知一家民营体检机构的癌症体检不错,忙不迭地去了解。

    工作人员介绍,X光片可以看出肺癌,套餐里少不了它;前列腺彩超可以发现早期癌变,这100多元的项目也要加进去……一项项加进来,李先生的体检费用达到了4000多元。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部医生李妮说,以X光片判断肺癌,在专业人士看来颇不靠谱,因为这种方式的漏检率太高了。彩超能筛查早期前列腺癌也被夸大了,其作用只能是供病变筛查参考。

    记者走访成都、长沙等地一些癌症体检机构发现,基础套餐、职场套餐、夕阳红套餐、亚健康套餐、儿童套餐……各类项目让人眼花缭乱,价格更是从几百元到四五千元不等。

    在长沙一家体检机构的癌症体检套餐里,记者看到,包括肝胆脾胰双肾彩超、乳腺彩超、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八项、肾功能三项、癌胚抗原检测和彩色经颅多普勒检查,还附加中医体质辨识和经络穴位测评。

    “癌症体检需要针对特定高危人群,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全套癌种的筛查。而一些常规检查如心电图等其实对筛查癌症作用有限,中医体质辨识等更是缺乏针对性,如果癌症筛查跟一般体检项目差不多,还有什么用呢?”四川一家大型公立医院体检中心负责人说。

    漏诊误诊、“夸大升级”“无病生癌”

    眼花缭乱的癌症体检,实际效果会如何呢?湖南乳腺癌患者刘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年都在一家医院的健康管理中心做癌症体检,前年做乳腺彩超时发现了一个微小结节,体检中心的医生说是良性的,她也就没放在心上。一年以后,刘女士发现乳腺结节增大,摸上去硬硬的,她才去医院做了乳腺钼靶等检查,后来确诊为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如果当时体检中心提醒我早点做钼靶或穿刺检查,我可能发现得更早,治疗效果也更好。”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设置癌症体检的大多是一些民营体检机构,这些机构和相关癌症体检项目良莠不齐、乱象丛生。

    ——发展失序、缺乏资质,容易造成癌症漏诊、误诊。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商业体检机构盲目追逐利益、专业性差、发展失序,“创造”了“五花八门”的癌症体检项目,有的还雇佣无资质人员从事体检诊断工作,导致癌症漏诊、误诊发生。

    “比如肺癌本来就具有隐蔽性,光靠照普通CT漏诊率较高,而一些商业体检机构阅片的人就是社会上招聘的,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缺乏相关资质,又怎么能判断出癌症呢?”四川一名体检机构业内人员透露说。

    ——“夸大升级”患者病情。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民营体检机构甚至将一些患者的病情“自动升级”,如让一些患有妇科炎症的患者“陡然生病”,将其病情夸大为子宫癌,然后通过索取患者身份证、户口本和合作医疗证,虚构诊疗信息,从医保部门骗取医保资金。

    ——推销“高端”海外癌症体检,“无病生癌”。记者从湖南省公安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湖南省公安部门查处了多起利用海外就医虚构病情实施诈骗案件,其中有机构和中介公司联合哄骗老年人去国外体检,查出假癌症,给予假治疗,骗取老年人钱财。“最多的一位受害者被骗取了60多万元,国外假专家说她得了乳腺癌和肺癌,让她进行治疗,后来受害人回国后找专家会诊,并无癌症病症,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办案民警说。

    加强行业标准建设,设立“黑名单”

    四川省肿瘤医院健康管理•肿瘤筛查中心主任程幼夫介绍,目前我国癌症体检缺乏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体检前缺乏科学的讲解和个体化体检套餐设计建议,体检中缺乏统一规范的专业化服务流程及路径,体检后又缺乏健康评估和跟踪管理,使得体检的效果“大打折扣”。

    “癌症体检需要更专业化、个性化,可以参照国外的一些成熟模式,比如推行‘1+X’的体检项目,1是指基础的常规体检项目,X是指针对特定高危人群的不同癌症种类检查项目。”程幼夫说,目前该院已建立四川首个肿瘤筛查中心,探索建立了一套癌症体检规范,体检人员需要进行专业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再选择特定的体检项目,随后由专业医生针对检查结果进行咨询并随访,不同于普通体检,癌症体检需要做到体检服务一“管”到底。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办公室主任李异建议,体检行业应该加强自律、自净,提高准入门槛,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建立黑名单制度和退出机制,针对体检行业违法行为,卫生主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及时查处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有效约束体检机构守法经营,规范体检市场有序发展。

本文采编:CY342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