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1世纪后,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形成“大地理信息产业”概念,不仅包括了狭义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产业,还包括传统的测绘服务和新兴的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信息服务等。目前,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我国地理遥感信息服务行业总产值约为7787亿元,同比增长3.5%。
一、定义及分类
地理遥感指由相应的遥感技术来采集有关的空间环境数据,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分类,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来对所采集的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一种信息技术。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即通过遥感卫星携带和各种仪器设备,如光学摄像、温度探测、地表热辐射控制仪采集相应的数据,通过电子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对所采集的各类数据进行处理和还原,形成相应的图像模型及图形数据库,以便相关人员根据还原的信息图像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可分为技术开发服务、遥感数据服务、地图服务等三大类。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地理遥感信息服务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自然资源部;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包括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等。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拟定高新技术产业中涉及航空航天、信息产业等的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有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等。自然资源部主要负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负责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包括基础测绘和测绘行业管理、测绘资质资格与信用管理、监督管理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和市场秩序、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管理;开展自然资源国际合作等。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主要负责产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研究;学术交流;技术服务与科技咨询;地理信息的标准化研究;行业自律检查;国际地理信息技术合作与交流活动等。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主要负责促进我国自主遥感装备、数据、软件和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协助政府有关部门促进遥感行业发展;推进我国遥感政策完善、技术研发、工程实施、标准制定、交流研讨、科普宣传、教育培训和国际合作等。
2、行业相关政策
随着地理遥感信息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被广泛认知,其重要性越发凸显。地理信息产业主流化已经成为新常态,形成相当可观的产业规模。近年来,国家、各部委和地方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法规,鼓励、支持国产地理信息与卫星遥感领域的技术创新以及在各个行业的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关于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发挥空间定位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技术、测绘质量控制技术等优势,建设完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推动平台由单一地理信息服务向综合地理信息服务转型,不断提升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同时,于2023年12月1日第6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将基于时空信息、北斗导航定位服务、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融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平台的相关技术开发与应用列入鼓励类项目。随着国家行业法律法规的完善,我国地理遥感信息服务行业正迎来历史性的战略发展机遇,产业链条得到补充和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三、行业壁垒
1、资质壁垒
我国地理遥感信息服务终端客户政府和事业单位较多,军事应用占其市场的重要份额。业务资质在企业参与项目投标或者商业谈判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下游客户筛选供应商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新进入者短时间内难以积累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经验等,难以取得相关业务资质。
2、技术壁垒
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核心技术包括遥感数据采集、处理、可视化、应用等,已形成从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到加工处理再到应用、服务的成熟产业链。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体系在多方面发生变革,行业技术更新变化快,从而形成较高的技术壁垒。
3、资金壁垒
一方面,业务资质申请需满足专业技术人员与仪器设备的数量、办公场所的规模等软硬件条件,企业需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方能取得资质。另一方面,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新技术的融合与革新,企业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保证平台、产品、技术的持续更新迭代。因此,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或融资能力,以保障企业日常经营。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产业链上游包括遥感卫星、飞机、无人机及其遥感载荷、导航定位卫星等设备制造业。上游设备市场集中度较高,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且随着国内产业政策的支持、测绘技术与信息化技术融合以及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呈现出国产化、集成化特征,推动我国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为普及行业应用带来有利条件。
产业链下游为国防、农业、电力、自然资源、国土资源、智慧城市、自然防灾等领域。地理遥感信息服务是连接底层地理信息数据与终端用户的桥梁,在提升数据附加价值、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随着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跨界技术融合的不断进步,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下游行业应用领域逐渐增加、应用需求的市场空间逐渐加大。中国地理遥感信息服务行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我国首批获得授权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分理服务单位。北斗星通专注于位置数据服务市场,以辅助增强位置服务与高精度算法为基石,面向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辅助定位、云芯一体化和算法 IP 等产品和服务。2023年,在国内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北斗星通芯片、信息服务等优势业务进一步增强,新兴业务顺利推进,总体经营态势向好。2023年,北斗星通营业收入为40.82亿元,同比增长6.97%。
(2)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国家首批获得甲级测绘资质的大型地理信息企业。正元地信长期致力于空间地理信息开发利用和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投资、建设、运营和服务,培育形成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地下管网安全运维保障技术服务和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等核心业务。2023年,受宏观经济影响,地方政府财政运行呈现紧平衡状态,正元地信新签合同额减少,营业总收入为8.93亿元,同比下降32.17%。
五、行业现状
从1990年开始,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开启跨越式发展。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等技术的推动为地理遥感信息服务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对空间信息需求量日益增加,作为空间信息载体的地理信息工具,市场对地理遥感信息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同时,由于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可以获取全球地理信息,掌握全球空间信息数据,分析全球信息动态,因此建立完整和先进的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开始被众多国家上升为战略规划。进入21世纪后,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形成“大地理信息产业”概念,不仅包括了狭义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产业,还包括传统的测绘服务和新兴的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信息服务等。目前,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我国地理遥感信息服务行业总产值约为7787亿元,同比增长3.5%。
六、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的支持
在国家和地方的“十四五”规划中,大量国家战略、规划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都为地理遥感信息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应用市场,为产业描绘了美好蓝图。“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持续完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推动遥感、通信、导航卫星融合技术发展,加快提升泛在通联、精准时空、全维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能力,为我国地理遥感信息服务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2)技术进步催生新业态
近年来,随着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及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跨界技术融合的不断进步以及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和元宇宙等新技术赋能下,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形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并催生新业态的诞生与发展。如星上人工智能实现将人工智能功能转移到卫星上提高决策速度,提升下传卫星数据的使用价值;无人机、高空热气球等高空伪卫星平台成为遥感、GNSS领域的重要补充平台。
(3)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目前,数字城市、数字中国等数字化建设已经渐入高潮,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政府建设、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均能有效扩大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应用范围,提出更多更高的数据要求,从需求侧推动我国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技术促使地理遥感信息服务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下游需求支撑。
2、不利因素
(1)数据安全保障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遥感数据主要来源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向我国输入遥感数据产品的同时,也输入了相应的技术和标准,从而导致我国在地理信息资源获取和使用还受共享和标准的制约。此外,软件平台数据库中,所容纳的数据和信息十分庞大,实现共享的渠道的安全性如不能保障,将导致信息有泄露的风险。
(2)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地理遥感信息服务行业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其核心技术横跨卫星定位、无线通信、测绘、遥感、网络、软件开发等多个学科领域。行业核心技术及应用技术掌握的难度较高,设备操作、软件系统的使用与更新、后期数据处理等环节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及操作经验。目前,我国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专业型人才极大程度依赖企业自主培养,储备周期较长,人才缺口较大,不利于行业创新发展。
(3)国际市场开拓难度大
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卫星导航定位、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获取、高端测量仪器、大型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地理遥感信息服务领域抢占国际市场。尽管我国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企业数量较多、发展迅速,但产业规模及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行业内知名品牌较少,导致我国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国际市场开拓难度较大。
七、竞争格局
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已被广泛运用于自然资源、军工防务、应急管理、市政交通、工程建筑等众多领域,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在行业发展早期,参与者主要包括各级测绘局直属的测绘院、地图院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直属地理信息中心等。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的新经济不断壮大,叠加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市场化程度逐渐提升,一些互联网、软件信息企业基于其信息技术的资源、能力逐渐向地理遥感信息服务领域拓展,更多潜在具有较强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能力的竞争者不断进入行业,从而加剧行业竞争。精通地理信息数据特点、掌握地理信息核心技术、具备跨行业通用软件能力、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较强的企业将更具市场竞争优势,如北斗星通、航天宏图、中科星图、正元地信等。
八、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多元化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初见规模,构建了数据获取、处理和产品服务体系和面向不同需要的应用系统,逐步满足下游市场应用需求。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地理信息智能化处理水平不断提升,分析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对我国地理遥感信息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未来,我国将不断完善行业标准,夯实产业基础,拓展应用领域,驱动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产业向智能化、系统化、集成化、普适化方向发展。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