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现代物流发展历程 现代物流政策 现代物流竞争格局 现代物流产业链 现代物流前景
一、现代物流行业定义及分类
现代物流(Modern Logistics)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
现代物流的分类较多: 按物流的范畴可分为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根据作用领域的不同,物流又可分为生产领域的物流和流通领域的物流; 根据发展的历史进程,将物流分为传统物流、综合物流和现代物流; 按照物流活动的执行主体,现代物流可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
现代物流分类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二、现代物流行业商业模式的特征与构成
1、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的特征
物流企业的BM不仅有一般企业BM所有的共性要素,还有一般企业所没有的特性要素。首先,目前的物流企业向客户提供的已不仅仅是单一的运输服务,还包括包装、仓储、渠道等,是一个纵向的一体化过程。其次,物流企业的客户之所以会选择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拥有更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能够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做好企业的服务,比客户自己配送要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缩短交货周期,提高资金周转率。另外,现代物流企业除了向客户提供包装、仓储、运输和渠道等经常性业务外,还要为客户提供市场调查和预测等前期服务行为,以及物流教育和培训等后期性服务行为,从整体上提高企业所提供服务的客户价值。最后,为了向客户提供最好的物流服务,现代物流企业必须要拥有完善的供应链和物流配送网络,增强客户的服务体验,增加物流企业BM的价值。
针对客户的物流配送需求,物流企业的BM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物流配送高效化。物流企业应该对企业的常规物流行动标准化、具体化、流程化,使繁杂的物流配送活动变得简单、高效,可以满足客户常规和非常规的需求。能满足客户常规需求的企业是好企业,而同时能够满足客户非常规需求的企业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
(2)物流配送系统化。一个成功的物流企业不能仅仅站在自己盈利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还要站在系统的角度去了解客户的需求,将企业目标与客户需求相匹配,对企业的物流配送活动进行系统性地统筹规划,提升物流企业服务体验。
(3)物流配送网络化。供应链的完善程度是一个物流企业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作为一个成功的现代物流企业不仅需要打造完善的纵向供应链,还要构建有效地横向供应链,将点与点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效地供应网络,使得节点之间的物流配送活动系统化、网络化,缩短交货周期,提高物流交付率。
2、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的构成
经过前面对物流企业BM与一般企业BM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分析,物流企业在构建企业的BM时,必须考虑下面几个要素:
(1)组织模式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一个组织,而一个组织成立的先行条件就是拥有一个完整的组织模式或组织体系,所谓的组织模式包括组织的部门架构、人事构成以及资本运作等,是对组织定位、发展、结构和运行等基本信息的说明。因此,组织模式是一个企业存在的前提,是物流企业进行任何一项活动的组织基础。一个企业的组织模式必须要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并能随企业战略目标的变化适时调整,建立一个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契合的组织模式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前提,只有契合度较高的组织模式才能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实际情况来配置,从而提高企业效率,实现战略目标。在企业正常运作的过程中,对企业组织模式的评价标准一般既包括组织机构的灵活性,组织机构的有效性,也包括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融资方式的可行性。因此,在组织模式的构建时,物流企业必须要综合考虑以上几点,构建一个健全高效的组织模式。
(2)运营模式
企业的本质就是要盈利,要创造价值,企业的运营模式就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下去的价值创造体系。企业的运营模式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诸如企业的生产模式、企业的营销模式、企业的盈利模式以及企业的价值网络等都属于企业运营模式的范畴。企业的生产模式是指企业所提供产品的实现方式,包括生产组织系统和技术系统等,因为物流企业所提供给客户的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产品,而是无形的服务,所以物流企业的生产模式就是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运作方式以及为服务提供技术支持的技术系统。企业的营销模式是企业在宣传企业和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方式的集合,营销模式并不仅仅指一种手段或一种方法,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物流企业的营销模式就是物流企业对市场进行细分、对企业进行定位、对企业宣传方式进行选择与评估以及对售后服务进行反馈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企业的盈利模式是指企业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从而获取正当利益的一些方法和渠道,企业运营模式是企业BM的核心模块,而企业的盈利模式则是企业运营模式的核心模块,因为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最终获取可观的利益。因此,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构建一个与企业战略目标契合度较高,能够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利益的盈利模式是企业能够立足市场重要保证。物流企业之所以需要进行BM的创新,就是因为企业的盈利模式出现了问题,已经不再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情况,不能为企业提供持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企业必须要进行BM的创新,寻求一个更合适、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盈利模式。企业的价值网络是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将纵向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以及横向的合作与竞争伙伴联系在一起,打造的一个合作网络体系。这个价值网络将每一个节点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整个网络的弹性来应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实现1+1大于2的目的,价值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通过这个完善的价值网络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
(3)变革模式
一方面,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只有及时洞察市场变化,随时对企业的组织和运营模式做出调整,才能立足市场;另一方面,企业战略目标的调整也要求企业对BM做出变革,使之适应企业的发展。这些调整有可能不是提前可以预警的,而是突发的状况,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对这些突发状况有一个即时的处理机制,不能事到临头而手足无措,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这个即时的处理机制就是企业的变革模式。当企业的组织模式或者运营模式有需要变革的诉求时,企业应否去变革?需要什么样的变革?具体怎么样去变革?这都属于企业变革模式的内容,物流企业的变革模式只有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寻找到BM创新最优解的过程或者解决办法。才能保证物流企业BM创新的顺利实施。
本文内容摘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现代物流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
三、现代物流产业链解析
物流产业连接上下游多个产业,对经济带动性强。物流业从产业结构上可以分为设施层、平台层、服务层和应用层,每一层要依赖多个行业,也辐射多个行业。服务层是物流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连接货主和客户,是设施层和平台层价值的直接体现。服务层分成基础性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和第四方物流服务,其中以第三方物流服务为关键。
现代物流产业链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四、现代物流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从计划体制下的完全国有化、政府指令性,逐步转变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其经营方式也由功能单一或简单的功能组合,逐步转变为能够提供全链路、一体化、现代化的综合物流服务。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储”与“运”组合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生产资料和重要的生活资料(消费品)实行计划生产、计划分配和计划供应。与这种“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相适应,国家各相关部门自成体系,按中央统一下达的计划,对本系统的物品进行统一的储存和运输,从而形成了国有储运企业(含仓储、运输企业)一统物流天下的局面,尤其是仓储设施,基本上集中在商业、粮食、物资、代销和外贸5个流通系统。
这一时期的物流表现为“储运”,国有储运企业成为物流的主体力量。分散在各流通系统的储运企业,主要为本系统中的各级批发企业的经销、代销活动服务,其业务活动基本上表现为传统的储存、运输及简单的包装与流通加工。严格地说,这样的单一性活动还不是现代意义的“物流”。
第二阶段(1978年-2000年):创新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提升物流业服务水平与保障能力。商业、物资等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成功经验,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与培训活动,引导传统储运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
1992年5月,原商业部印发《关于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的意见》,要求商业储运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发展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并对上海、广东等地的部分商业储运企业进行试点;原物资部也在同期组织物资代理与加工配送试点。
1995年8月,原国内贸易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商业物资储运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储运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逐步建立与生产和流通协调发展的,以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国际化为特征的储运体系。
在这一阶段,储运企业从行业自身特点与优势出发调整经营方向,储运主业不断加强与发展,物流功能进一步完善,并逐步向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发展。
一是在仓储方面,坚持贯彻“四好”标准,保证商品储存的安全与质量,仓租水平大幅提升;二是在运输方面,充分利用商业系统中转运输网络,开展“一条龙”运输及综合配套服务,或是将汽车队与铁路及集装箱运输紧密结合,发挥综合运输效率,或是在全国主要交通要地设立配货点,发展全国或区域性的公路网络运输;三是在物流(配送)方面,广东、云南、北京、湖北、上海等地商业储运公司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办了商品代理与配送业务,配送的品种不断增加,辐射面不断扩大,初步显示了储运企业开展社会化商品配送的优势与潜力。
第三阶段(2000年-2010年):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
新世纪开始,物流业受到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加强对物流业的发展规划,物流政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我国现代物流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2000年,我国“十五”物流发展总目标正式确立;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印发《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委出台《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有效地促进了各种物流功能和要素的集成与整合。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相关企业积极参与,转型或创新发展现代意义的物流业务,我国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民营物流企业与外资、中外合资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涌现出一批现代化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区域性物流网络逐步形成。这一阶段,我国物流行业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第四阶段(2010年—目前):物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2011年国务院办公斤印发《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等具体措施;2012年,商务部发布《关于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引导仓储企业由传统仓储中心向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2019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出台构建高质量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等措施,以巩固物流降本增效成果,增强物流企业活力,提升行业效率效益水平畅通物流全链条运行。
现代物流行业发展历程
五、现代物流行业监管部门及政策汇总
现代物流业涉及运输、仓储、口岸服务、贸易、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且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具有显著的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特征,因此行业宏观管理由国家发改委承担,主要负责拟定行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具体管理职能则被分散在国家交通部、民航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多个部门。
行业引导和服务职能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承担,其代管中国物流学会等25个协会,主要作用是推动中国物流业、政府与企业采购事业、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完成政府授予外事、科技、行业统计和标准制修订等各项职能。此外,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各地方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国际航运协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及中国仓储协会等组织对我国物流行业进行自律管理。
现代物流业属于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政策影响显著。
有关现代物流业的主要法律法规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领域。为加大力度支持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发展,国务院以及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近年来先后颁布多项指导意见及鼓励性政策以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现代物流行业相关指导意见及鼓励性政策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现代物流行业发展,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如《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航空物流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等。
部分省市现代物流行业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六、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2022年,党的二十大确定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国务院《“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描绘出中国式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宏伟蓝图。我国物流业经受多重压力,总体实现了平稳运行。全年社会物流总额超过 340 万亿元;物流业总收入达到 12.7 万亿元,同比增长4.7%。广大物流企业积极投身抗疫保供,全力维护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生命线”。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从业人员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物流保通保畅“主力军”作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物流产业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得到巩固提升。
具体而言,202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47.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4%,物流需求规模再上新台阶,实现稳定增长。从构成看,工业品物流总额309.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6%;农产品物流总额5.3万亿元,增长4.1%;再生资源物流总额3.1万亿元,增长18.5%;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12.0万亿元,增长3.4%;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8.1万亿元,下降4.6%。
2011-2022年中国物流总额及细分物流额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2022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7.8万亿元,同比增长4.4%。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从结构看,运输费用9.55万亿元,增长4.0%;保管费用5.95万亿元,增长5.3%;管理费用2.26万亿元,增长3.7%。
2011-2022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及细分物流费用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七、现代物流行业竞争格局
2022年,规模型物流企业逆势增长,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到2022年底,全国 A 级物流企业超过 8600 家。中国物流 50 强企业收入合计近 2 万亿元。商务部、中物联等 8 单位公布 2022年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名单,15 个示范城市和 106 家示范企业入选,供应链创新应用进入新发展阶段。2022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扩围至 95 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名单已达 41 个。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跨境电商海外仓、城郊大仓、农村县域物流网点等设施获得政策支持,物流网络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智慧物流彰显新的活力,国际物流不断开拓新赛道,各部门、各地方助企纾困政策密集出台,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改善。
2022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及物流收入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八、现代物流行业促进及阻碍因素
(一)中国现代物流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分析
(1)政策支持、产业联动助力现代物流企业快速发展
从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到2009年3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201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2014年9月发布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均明确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鼓励发展与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相互融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其中,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鼓励制造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促进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社会化。着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引导传统仓储、运输、国际货代、快递等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装备,提高服务能力。”目前全行业正在不断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工程,未来几年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历史上最好外部政策环境。
此外,2022年底颁布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是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必将有力推动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效助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全球产业链竞争驱动物流产业变革与转型升级加速
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出现加速推动了制造业的不断升级,由此也带动世界贸易格局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主流贸易类型已经从上世纪的成品贸易转变为零部件、原材料等中间品的贸易,交易频次和周期愈加复杂。随着全球产业链上下游协作程度的加深,一个产品可由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成百上千个生产企业联合完成。供应链的发展正推动着世界由单极走向多极,步入全球供应链的合作与竞争时代。各行业企业及其上下游合作伙伴需形成核心技术与供应链等配套能力的优势,以增强在国际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其中,供应链竞争力特别是物流的协同连接、连接能力连接将成为新一代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3)创新科技点燃变革新引擎
在数字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区块链、机器视觉、实时计算、柔性自动化等技术将呈爆发趋势。机器人与自动化、无人驾驶卡车、无人机、智能快递柜等技术的成熟使物流各环节的作业效率得以提升。不断突破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据底盘技术也帮助物流行业打通链条、实现协同,加速了行业的智能化演进与模式革新。
(4)资本市场积极涌入,共建物流发展
近年来,物流行业投资不断升温,持续推动行业变革。08年以来,在“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下,更多资本正在从偏向消费端物流的快递快运市场转向智慧物流方向,特别是大数据、智能分发、智能仓储、无人驾驶等新技术的应用实践。整个市场的投资正在从成长型投资更多转向并购产业投资,进一步推动着产业整合和市场结构变革。
中国现代物流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二)中国现代物流行业发展不利因素分析
(1)资金短缺成为限制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背景下的全程供应链管理是当今物流业发展的趋势。推行全程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需要资金增添运输设备,扩大仓储面积,而且还需要大量流动资金用于协助制造业企业进行原材料采购和产品市场销售,因而资金短缺成为限制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2)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
目前,我国一方面能够熟练掌握先进物流工具和物流信息技术的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量,另一方面,能够深入理解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较为缺乏,不能满足针对不同制造业企业提出个性化物流解决方案和供应链流程合理化建议的需求,人才短缺造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制造业企业磨合周期长,限制了提供全程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发新客户的能力。
(3)传统经营理念和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制约了现代物流企业推行全程供应链管理
我国许多制造业企业依然坚持“小而全”的经营理念,倾向建立全套的产购销网络,加之社会整体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委托第三方协助自己采购原材料和代理销售由原本简单的契约约束关系的建立变成一个漫长的选择过程,从而制约了物流企业向制造业企业推行全面供应链管理的进程。
中国现代物流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九、现代物流行业进入壁垒
1、人才壁垒
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缺乏专业型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对能够熟悉专业物流服务、掌握信息技术,同时又能对所服务的细分行业具有一定了解的人才更为稀缺。在互联网时代下,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较快,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时间,从而形成了行业的人才壁垒。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的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均需通过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考核,合格后才能取得从业资格。高素质人才的稀缺提高了行业的进入壁垒。
2、技术壁垒
作为连接制造业企业、原材料供应商与最终消费者的纽带,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业涉及服务环节多、跨度范围广。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为了应对更加个性化、全方位、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物流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升级换代势在必行。物流技术的自动化改造、运作管理的信息化升级、运作流程的智能化革命、多种技术和软硬件平台集成化趋势已然成为供应链管理服务业的发展常态。对现代物流技术体系的掌握需要较长时期的项目测试和经验累积,较大程度上阻碍了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
3、资金壁垒
现代物流业对物流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承接客户“上游采购-生产制造-下游流通-后续配套”全生产经营周期物流服务的高端物流企业来说,其需要紧密配合客户产业链布局调整,扩充和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在各地进行网络布局、仓储设施建设、运输设备购置、信息技术升级及贸易采购执行等,因此对经营周转资金的需求将迅速扩大。因此,较大的资本投入需求形成了本行业较高的资金实力壁垒。
4、客户资源壁垒
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各方面综合实力的竞争。行业内重要客户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一般较为看重从业企业以往的成果、业绩和市场口碑。对于刚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如要获得客户的信赖需要长时间的商业互信积累及业务默契。运营初期,行业新进入者以及众多小型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建立起品牌形象,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其业务规模难以得到保证。
对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的高端物流服务企业来说,由于其服务深入参与到客户“上游采购-生产制造-下游流通-后续配套”的各个环节,一定程度上会接触到企业的生产计划或订单需求管理等内部商业信息,因此客户对该类物流服务企业的选择条件相对苛刻,双方往往需要经历较长的磨合期才能建立起适应的商业互信及业务默契。但一旦物流服务企业受到客户认可,则很容易产生客户粘性,双方建立互相嵌入、协同共进的战略合伙关系,因此可替代程度较低,对拟进入该市场的潜在企业也构成了较强的准入壁垒。
5、物流网络壁垒
物流行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物流网络和渠道的竞争。一个覆盖广泛、布局合理、管理科学、高效运行的物流营运网络是满足供应链集成服务的基本要求。实践中,物流企业需要建立以仓储基地为业务开展中心、以区域营运网点为服务支撑体系的物流网络,以便更好地规划物流路线、运输时间,更好的满足客户原材料管理、成品生产、产品销售、备品备件管理等方面的需求,保证整体物流服务的安全性、准时性和成本可控性。因此,新进入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物流基地和营运网点,存在一定的物流网络壁垒。
6、资源整合能力壁垒
物流企业业绩持续增长的源泉来自于资源整合能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是将制造业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最终消费者有机联合的纽带;物流是跨境电商供应链的核心之一,同时跨境电商的物流服务涉及流程较复杂,更需要物流企业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物流企业在参与制造业企业原材料采购、商品研发与生产、配送、销售与售后服务,以及跨境电商的保税仓储、通关、配送等全程供应链管理中能否对物资流、商业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划和控制决定了其能否实现集成协同式供应链管理,从而获取持续发展的动力。
现代物流行业进入壁垒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十、现代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2023年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重回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回暖势头开始出现。我国现代物流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展望新的一年,以下十大趋势,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一是需求规模扩张的趋势。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经济运行总体回升,预计产业物流、居民消费和进出口物流需求将出现较快复苏势头。
二是供给结构调整的趋势。随着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全社会对物流供给质量也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物流企业必须进一步提质增效降本,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是基础设施效能提升的趋势。产业集聚、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物流基础设施围绕需求,调整布局;升级改造,完善功能;互联成网,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四是供应链提档升级的趋势。随着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发展,现代物流需要深度融入先进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以及金融服务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
五是物流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物流平台、智慧物流,成为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数据成为物流企业的核心资源。
六是国际物流补短板的趋势。“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物流强国”建设都离不开国际物流相适应,必须尽快补上国际物流短板。
七是物流成本上升的趋势。物流运行所必须的土地、燃油、人工等各项成本大概率总体上还会高位运行,物流企业将面对高成本、低收费、优服务、强竞争的市场环境。
八是物流运作绿色低碳的趋势。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发展绿色低碳物流,包括“公转铁、公转水”、多式联运、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配送等成为发展方向。
九是人力人才短缺的趋势。随着我国老龄化、少子化加剧,物流运行依托的人口红利逐步减弱。特别是专业性、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和卡车司机、快递小哥、仓库管理员等操作性人才“招工难”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十是政策环境持续优化的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前期推出的一系列援企纾困政策将会逐步落地见效,并将有接续政策陆续出台。从最近各地“两会”传来的消息,地方政府对现代物流的重视程度提到新的高度,干货满满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预计现代物流将迎来新一轮恢复性增长的新时期,我们对行业整体好转、平稳运行充满信心。
现代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现代物流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4-2030年中国现代物流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现代物流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共十三章,包含2024-2030年中国现代物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2024-2030年中国现代物流行业投资前景分析,现代物流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