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储氢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产业链协同助力储氢产业崛起[图]

内容概要:近年来,我国从科研攻关、示范应用、标准建设层面全面支持中长期氢储能的发展,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在此背景下,新型储能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23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4.5GW。尽管目前氢储能还未步入常态化应用阶段的技术路线在新型储能中的占比不到0.1%,但其在清洁、高效、可持续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了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储氢技术储能装机规模及格局储氢发展趋势


一、储氢行业相关概述


储氢,是一种新型储能类型。狭义的储氢是基于“电氢电”(Power-to-Power,P2P)的转换过程,主要包括电解槽、储氢罐和燃料电池等装置。利用低谷期富余的新能源电能进行电解水制氢,储存起来或供下游产业使用;而当电力需求达到高峰时,这些储存的氢能则通过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并接入公共电网,从而平衡电力供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广义的储氢技术则更为宽泛,它强调“电氢”的单向转换,并涵盖多种氢气存储形式。无论是气态、液态还是固态,氢气都可以被安全有效地储存。此外,还可以将氢气转化为甲醇、氨气等化学衍生物(即Power-to-X,P2X),以进一步提高储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从技术手段来看,储氢技术可分为物理储氢(技术最为成熟)、化学储氢、地下储氢和其他储氢,具体可细分为12种储氢方式。物理储氢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和低温液态储氢;化学储氢主要有配位氢化物储氢、无机化合物储氢、有机液体储氢、液氨储氢与甲醇储氢。

储氢技术分类


储氢发展环境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人口持续增长,能源消费需求急剧攀升,特别是在工业、交通、医疗等领域,对能源的渴求日益凸显。长期以来,人类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已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使能源危机愈发严峻。因此,探索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紧迫课题。


在此背景下,我国积极响应全球能源转型的号召,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从2018年至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了显著增长,从7.28亿千瓦迅速攀升至15.16亿千瓦,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同时,可再生能源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占比也大幅提升,从38.3%跃升至51.9%,充分显示了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日益重要地位,并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给电网带来了挑战。当新能源大规模并入电网时,电网的稳定性可能受到威胁。为应对这一挑战,火电灵活性改造、调峰气电和储能技术(包括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等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其中,氢储能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具有削峰填谷的能力,可有效解决新能源稳定并网的问题,其发展备受市场关注。

2018-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情况(单位:亿千瓦)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储氢行业全景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中国氢储能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电力储能需求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至2023年底,我国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已跃升至86.5GW,这一数字已接近全球市场总规模的1/3,充分展现了我国在电力储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在众多储能方式中,传统抽水蓄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达到59.4%,而新兴的熔融盐储热技术则刚刚崭露头角,占比仅为0.7%。值得关注的是,新型储能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迅猛,其占比已达到39.9%,累计装机规模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4.5GW。仅2023年一年就实现了21.5GW的新增投运装机,同比增长率高达166%。在新型储能的众多技术路线中,锂电池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性能,仍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占比高达97.3%。同时,我们也看到其他技术路线正在逐步崭露头角,如铅蓄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虽然目前占比相对较小,但它们的发展势头和潜力不容忽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氢储能技术。尽管目前氢储能等还未步入常态化应用阶段的技术路线在新型储能中的占比不到0.1%,但其在清洁、高效、可持续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了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已有多个氢储能项目实现投运,如国家电网在安徽六安建设的国内首个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浙江台州大陈岛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以及南方电网的全国首个固态储氢项目等。这些项目的成功投运,不仅为我国氢储能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全球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的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2023年我国电力储能装机规模及格局


中国储氢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


氢能产业链整体可以分为五大环节,分别为“制、储、运、加、用”产业链环境。其中,储氢是氢能高效利用的核心,也是推动氢能向大规模应用方向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氢能全产业链中,储氢技术也成为制约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根据氢气的储存状态,氢储运可分为气态储运、液态储运、固态储运三种形式,其中液态储运包括低温液态储运和有机液态储运。高压气态储运技术已商业化,是最为广泛的氢能储运方式,但存在储氢密度低、存在氢气泄漏和容器爆破风险等局限性。

氢能产业链框架


中国储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经济的日益重视,氢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其在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正在被逐步释放。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和分布式能源等前沿领域,氢能需求预计将迎来迅猛增长,为储氢行业的商业化、规模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近期举办的2024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上,业内专家更是预测,到2060年我国将需要高达1.5万亿度电的长时储能,占全社会用电量的9%。在这一巨大的储能需求中,氢储能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综上所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低碳经济的深入推进,储氢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储氢技术将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行业商业化、规模化的步伐也将不断加快。

中国储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2024年中国储氢行业全景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79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年中国储氢行业全景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24年中国储氢行业全景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储氢行业全景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八章,包括储氢行业相关概述、中国储氢行业宏观环境分析、中国储氢产业发展综述、中国储氢行业产业链梳理及全景深度解析、中国储氢行业代表性企业分析、储氢行业投融资情况分析、中国储氢行业机遇与挑战分析、中国储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