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真空隔热板概况
绝热材料是指能阻滞热流传递的材料。绝热材料主要应用于用于建筑、家电、机械、军工、交通运输、仓储等各行各业,起到满足空间或设备对热环境的要求和节能的效果。
绝热材料按绝热性能可分为常规绝热材料和新型绝热材料两大类。
绝热材料分类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真空隔热板与纳米孔绝热材料、辐射绝热材料等新型绝热材料的性能对比、优劣势对比等情况如下:
主要新型绝热材料性能及优劣势对比
类别  |    绝热性能  |    优势  |    劣势  |    主要应用领域  |   
真空隔热板  |    低于3.5 mw/(mk)  |    绝热性能好,成本相对较低  |    不可分割,不耐穿刺、不耐高温  |    高端冰箱冷柜等制冷器具、冷链物流及节能建筑等领域  |   
纳米孔绝热材料(气凝胶毡)  |    次优,室温约20 mw/(mk)  |    耐高温、耐穿刺、可切割,柔性易于施工,不存在边缘效应,绝热性能稳定性好  |    投入高、成本高,工艺复杂、生产存在环保问题、产品使用存在掉粉现象  |    航空航天、军事装备、高温管道、窑炉、城市热力管网等领域  |   
辐射绝热材料(低辐射绝热玻璃)  |    优于普通中空玻璃  |    质量轻、施工方便、成本低、防潮、防水汽  |    只能高效减慢但不能阻挡热传递  |    节能建筑、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  |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真空隔热板(VIP板,Vacuum Insulation Panel)是保温材料中的一种。真空隔热板主要由芯部的绝热材料、封闭的隔气薄膜和吸气剂组成,通过板内真空环境,达到隔绝热传导的目的。目前正空隔热板主要应用于建筑、冷链产业、冰箱等众多领域。
真空隔热板需求领域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建筑节能行业相关政策
日期  |    发布单位  |    政策  |   
2016年2 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   
2017年3月  |    住建部  |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  |   
2018年12月  |    住建部  |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2019年1月  |    住建部  |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  |   
2019年5月  |    住建部  |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2020年7月  |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国内真空隔热板市场规模及主要企业占比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真空隔热板行业市场规模调研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显示:2020年我国真空隔热板市场规模为22.3亿元,2015年以来我国真空隔热板规模复合增速为38.3%。
2015-2020年我国真空隔热板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20年,在冰箱柜及冷链应用领域市场规模为18.1亿元,占比81.47%;在航空及其他应用领域市场规模为4.1亿元,占比18.53%。
2015-2020年中国真空隔热板行业应用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从国内市场份额来看,2020年我国真空隔热板市场规模为22.3亿元,其中赛特新材总体销售最大达到5.03亿元,国内占比约为8.41%;松下真空节能销售规模约为1.77亿元,国内占比约为7.95%山由帝奥销售规模约为0.14亿元,增长最为迅速,主要是由于基数较小。
2020年我国真空隔热板行业主要企业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智研咨询整理
总的来看,领先企业凭借其较为领先的技术与企业的规模优势,获得了更快的增长速度,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但市场集中度总体较低,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真空隔热板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真空隔热板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共十三章,包含2024-2030年真空隔热板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2024-2030年中国真空隔热板行业投资风险预警,2024-2030年中国真空隔热板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