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半年中国重点产业园区概要分析:如何推动区域内园区统筹协调发展成为各地重塑竞争优势的关键[图]

    一、定义及作用

    产业园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它的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产业园区伴随改革开放而生,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相继衍生出经开区、高新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诸多类型。其中,国家经开区和国家高新区无论发展成效还是经济贡献,都最为突出。

    以国家经开区和国家高新区为主体的园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比重近四分之一。截至2020年,我国共有国家高新区169家(含苏州工业园)、国家经开区218家,分别分布在158个城市、159个城市,其中84个城市两种园区均有布局。

    二、中国主要产业园现状

    赛迪顾问发布资料勾勒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园区的最新画像。其中,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列榜单前三。

    2021上半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

排名
园区名称
所属地
排名
园区名称
所属地
1
中关村科技园区
北京市
2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上海市
3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广东省
4
苏州工业园区
江苏省
5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东省
6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湖北省
7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四川省
8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东省
9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市
10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陕西省
11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市
12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浙江省
13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苏省
14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海市
15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安徽省
16
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上海市
17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苏省
18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湖南省
19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山东省
20
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浙江省
21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东省
22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建省
23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省
24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苏省
25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河南省
26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浙江省
27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浙江省
28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安徽省
29
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苏省
30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陕西省
31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上海市
32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天津市
33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东省
34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省
35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湖北省
36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湖南省
37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
广东省
38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辽宁省
39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川省
40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苏省
41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苏省
42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山东省
43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浙江省
44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湖北省
45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东省
46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湖南省
47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省
48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西省
49
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湖北省
50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辽宁省
51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河北省
52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省
53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辽宁省
54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河南省
55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重庆市
56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苏省
57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安徽省
58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苏省
59
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海市
60
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海市
61
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西
62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东省
63
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
浙江省
64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苏省
65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新疆
66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海市
67
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西省
68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吉林省
69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重庆市
70
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
广西
71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河南省
72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上海市
73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
黑龙江
74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省
75
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苏省
76
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上海市
77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湖北省
78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
吉林省
79
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市
80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苏省
81
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苏省
82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苏省
83
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
福建省
84
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浙江省
85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安徽省
86
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苏省
87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川省
88
贵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贵州省
89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福建省
90
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
浙江省
91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陕西省
92
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河北省
93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西省
94
天津武清开发区
天津市
95
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苏省
96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黑龙江
97
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湖北省
98
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湖北省
99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东省
100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贵州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产业园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市场竞争策略报告》数据显示:按四大区域划分,东部地区百强园区占比接近60%,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中部占20%,西部占14%,东北是西部的一半。

    2021上半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四大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按六大区域划分,华东地区占比较大,有48个。中南地区是华东地区的一半,华北、西南、东北地区分别占了9、8、7个,西北地区占了4个。

    2021上半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六大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按14大城市群划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占比最大,其次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

    2021上半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按城市群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省份层面,江苏入围百强园区数量独占18席、接近总数五分之一,其后依次为浙江、广东、湖北、山东,入榜园区分别占9席、9席、7席、7席;海南、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等省份无园区入榜。

    2021上半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按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具体到城市,百强园区共分布在全国60个城市。其中,苏州最多,共有6个园区上榜;上海排名第二,占据5席;杭州、天津、无锡紧随其后,各有4个园区入围;宁波、广州、南京、武汉也各有3个园区,排名靠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园区类型来看,在2021年百强园区榜单中,国家高新区占52席、国家经开区占48席。从位次分布看,国家高新区整体排位也相对靠前——头部1-20名中,国家高新区数量居多,达13席;腰部21-80名中,二者各占30席;尾部81-100名中,国家经开区则略多2席,占11席。

    这其中,除64个园区为直接批复为国家级园区外,有36个是由省级升级创建成为的国家级园区,包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2021上半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层次结构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百强园区批复时间看,诞生于“七五”“八五”期间的园区占比达65%。不过,首批14个国家经开区中的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以及首批51个国家高新区中的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在百强园区中已不见踪影。

    2021上半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批复时间及个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先进制造业主要产业园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产业创新发展,无疑将推动先进制造业全面提速。

    2021年3月,工信部进一步通过集群竞赛的方式,遴选出深圳、上海、南京等地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重点培育对象,针对重点集群的更多支持举措也在加紧酝酿。国家高新区、国家经开区等产业园区,正是各地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主要载体。

    榜单前三名与上述考察综合实力的高质量发展百强园区一致,但第二、三位次调换。中关村科技园区在经济规模、创新潜力以及数字化发展等方面优势明显,位列第一;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紧随其后,主要得益于研发投入强度大幅提升、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等;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紧抓技术研发、重在打响制造品牌等,居榜单第三。

    2021上半年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

排名
园区名称
城市
排名
园区名称
城市
1
中关村科技园区
北京
2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深圳
3
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上海
4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州
5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
6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
7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武汉
8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成都
9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长沙
10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西安
11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州
12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合肥
13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佛山
14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厦门
15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
16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长沙
17
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无锡
18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
19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杭州
20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南京
21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合肥
22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昆山
23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济南
24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东莞
25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苏州
26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烟台
27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京
28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杭州
29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京
30
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上海
31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沙
32
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宁波
33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州
34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汉
35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苏州
36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郑州
37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都
38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常州
39
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上海
40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珠海
41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郑州
42
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无锡
43
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惠州
44
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苏州
45
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襄阳
46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安
47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通
48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大连
49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青岛
50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连云港
51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嘉兴
52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
绍兴
53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芜湖
54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徐州
55
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海
56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
苏州
57
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州
58
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苏州
59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南昌
60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芜湖
61
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山
62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长春
63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温州
64
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杭州
65
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天津
66
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南通
67
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泰州
68
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常州
69
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常州
70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重庆
71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连
72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福州
73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连
74
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贵阳
75
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
76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石家庄
77
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泉州
78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
哈尔滨
79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潍坊
80
东丽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
81
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
82
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
83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沈阳
84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南宁
85
浒墅关经开区
苏州
86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沙
87
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海
88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沈阳
89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杭州
90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重庆
91
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惠州
92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淮安
93
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宜昌
94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绵阳
95
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益阳
96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株洲
97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洛阳
98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威海
99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昆明
100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春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先进制造业这条细分赛道上,东部园区领先优势更加突出。2021上半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分布在全国24个省份,仅江苏一省就包揽22个,占总数近四分之一,广东、浙江、山东分别有10个、9个和6个园区入围。

    2021上半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个)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其中,苏州得益于其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和高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等,有7个园区上榜,为全国最多的城市;杭州则主要依托数字经济领域的优势,共4个园区入围,居全国第二。

    2021上半年拥有2个及以上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城市分布(个)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资料,聚焦产业跃升、科技创新、开放协同、营商环境、绿色集约等维度,综合产业规模实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上市企业数量等指标,旨在考察“园区规模增长的同时,是否注重产业结构平衡与龙头企业培育”。除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东部园区外,中西部的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均上榜前十强。

2021上半年园区产业跃升TOP20

排名
园区名称
所属地
排名
园区名称
所属地
1
中关村科技园
北京
2
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上海
3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
广东
4
苏州工业园区
江苏
5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四川
6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安徽
7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东
8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
9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湖北
10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东
11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苏
12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陕西
13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浙江
14
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天津
15
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浙江
16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东
17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浙江
18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东
19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东
20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产业园开发的意义

    目前,各地国家经开区和国家高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趋同发展特征明显。

    在国家经开区主导产业布局中,至少有100家明确提出发展装备制造,60家发展电子信息、50家发展汽车、43家发展生物医药。同样,国家高新区的产业布局也主要集中在以上产业领域,尤其在东部发达地区,国家经开区和国家高新区的产业布局更加趋同。

    一方面,以国家经开区和国家高新区为代表的园区在空间分布、管理模式、产业结构、招商引资等领域同质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事实。

    另一方面,大多园区正处在关键换挡期,传统支柱产业动力放缓与新兴产业带动不足、发展空间受限与土地低效利用、外向经济大而不稳与内向经济大而不优等问题并存。

    可以预见的是,“十四五”时期,园区之间的功能界限还将更加弱化。如何推动区域内园区统筹协调发展,成为各地重塑竞争优势的关键。 

本文采编:CY373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2-2028年中国航空装备产业园区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2022-2028年中国航空装备产业园区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2022-2028年中国航空装备产业园区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共十三章,包含航空装备产业园区建设行业投融资研究,航空装备产业园区招商策略研究,航空装备产业园区发展设计综合研究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