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老字号,究竟怎么了?为何追不上片仔癀?同仁堂营收连续两年下滑,未来该如何突破估值天花板?[图]

    同仁堂是由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商标。从最初的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店到北京同仁堂集团,经历了清王朝由强盛到衰弱、几次外敌入侵、军阀混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沧桑,其所有制形式、企业性质、管理方式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同仁堂经历数代而不衰,在海内外信誉卓著,树起了一块金字招牌,真可谓药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很多国人心中,同仁堂是中药第一品牌;但就A股总市值而言,片仔癀、云南白药以较大的优势稳居第一阵营,同仁堂仅能与白云山、以岭药业等处在第二阵营。

    若比股价涨幅,差距就更明显了。自2010年末以来,片仔癀总市值从102亿涨至2955亿(2021年7月21日),增长近28倍;同仁堂则从178亿增至548亿,仅增长2倍。

    中药老字号,究竟怎么了?

    历久弥新的中药老字号

    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清雍正元年开始供奉御药房用药,为清皇室服务200多年,成为其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仁堂既出售成药、药材,又自制丸、散、膏、丹,作为中药老字号,同仁堂的崛起得益于其对药品质量的高标准、高要求。被消费者津津乐道的古训“遵《肘后》、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自不必说,早在民国时期,同仁堂便在药材制作和销售等方面建立了较为科学的体系。

    如在药材制作方面,与当时大多数药房注重培养多面手不同,同仁堂强调“一角活”,每人一辈子只做一样活,得以兼顾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员工激励层面,当时同仁堂工资低于同行,但提成很高,间接捆绑了员工与药房的利益,使员工自觉维护药房利益,形成了一种“多数人管少数人”的文化。同时,当时同仁堂的员工伙食标准也明显高于同行,员工有较高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1954年北京同仁堂参与公私合营,隶属北京市药材公司,后不断发展壮大。1994年,北京市以同仁堂产品为龙头、以北京中药为主体组建成立同仁堂集团。1997年,同仁堂集团将旗下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北京同仁堂制药二厂、北京同仁堂药酒厂、北京同仁堂中药提炼厂、进出口分公司和外埠经营部等六个单位的生产经营性资产打包,独家发起设立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下文在讨论经营主体时,统一将同仁堂股份简称为“同仁堂”)在A股IPO上市。

    上市以来(1997-2020),公司营收从6.27亿增至128.3亿,复合增长14%;净利润从1.02亿增至16.2亿,复合增长12.8%。当前,同仁堂主营中成药的生产和销售,在财报中分别对应医药工业板块和医药商业板块。2020年,二者的营收占比约为51:49,基本是对半分;但毛利率有较大区别,医药工业板块毛利率36%,医药商业板块毛利率仅为23.5%。

    从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看,2010-2018年,同仁堂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营收复合增长17.8%,净利润复合增长16.1%。但自2019年以来,营收连续两年下滑,开始增长乏力。

2010-2020年同仁堂营收及净利润

资料来源:企业公告、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出现业绩下滑,一则是六味地黄丸、西黄丸、金匮肾气丸等部分核心产品产能转移,新厂进度低于预期,导致产销下降;二则公司主动放慢开店速度,2019年净增零售药店44家,同比2018年少增64家,拖累营收增长。2020年业绩下滑,则主要受疫情影响。

    从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等中长期因素看,居民健康意识和购买力持续提升,具有“治未病”独特优势的中医药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旗下主力产品仍处于黄金赛道中,短期业绩波动不影响长期发展趋势。

    当前,公司拥有800余个药品品规(品种规格数,按品类、剂量大小、剂型等区分),常年生产的超过400种,重点经营品种有30多个,以心脑血管类(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愈风宁心滴丸、偏瘫复原丸等)、补益类(六味地黄系列、金匮肾气系列、阿胶系列、五子衍宗系列等)、清热类(感冒清热系列、牛黄解毒系列、牛黄清胃系列等)、妇科类(同仁乌鸡白凤系列、坤宝丸、调经促孕丸等)等四大类产品为主。

    2020年同仁堂心脑血管类产品销售30亿元;补益类产品销售14.2亿元;清热类产品销售5亿元;妇科类产品销售3.1亿元。

2018-2020年同仁堂中药产品销售额(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企业公告、智研咨询整理

    心脑血管类产品,受益于人口老龄化;补益类产品,则受益于消费升级,未来均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处在黄金赛道之上。

    低迷业绩溯源:缺乏独占性

    同仁堂处于核心赛道,品牌价值独一无二,但过去五年的经营业绩却略显普通,过去5年(2015年-2020年)营收复合增速仅为3.48%,5年净利润复合增速仅为3.34%,受此拖累,同仁堂的总市值过去五年内一直在区间震荡,没有大行情。

    经营层面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公司层面深层次的原因,就同仁堂而言,便是缺乏“独占性”。垄断是最好的护城河,相比其他中药龙头,同仁堂的“垄断”是有瑕疵的。

同仁堂的经营层面的问题

突破估值天花板?

    此外,有些投资者经常在互动平台上吐槽公司的经营管理问题,如线下药店与线上电商平台的价差问题、药店中自有产品与第三方产品的销售竞争问题、店员着装随意问题、部分核心产品缺货问题,以及投资者期待却不见回声的员工股权激励问题等等,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对于贵州茅台这种相对“完美”的标的,投资者容忍度很高,通常不会过于纠结经营管理的细节;但如上所述,同仁堂的“垄断性”是有瑕疵的,只有优秀的经营管理才能让“同仁堂”这个金字招牌发挥出最大价值,从而让中药龙头破局前行,发生质的变化,所以,经营管理水平就至关重要。

    总之,在解决集团内外部品牌整合问题以及向市场证明其经营水平之前,市场认可同仁堂的中药龙头地位,但却很难给予其太高的估值。对投资者也是如此,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可以逢低布局、长期持有,但别抱太高期待。

本文采编:CY31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共九章,包含中药行业重点企业分析,2024-2030年中药产业发展趋势,2024-2030年中药产业投资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