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基

摘要:微生物培养基是微生物培养的基础,所以只要用到微生物来生产生物技术产品,微生物培养基的重要作用就无可替代,中国生产微生物培养基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培养基种类多达数千种,已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近年来中国微生物培养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中国微生物培养基市场规模达145.3亿元,同比增长13.4%。


一、定义及分类


微生物培养基是一种为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提供必要营养物质的人工制备的物质,它提供微生物所需的碳源、氮源、矿物元素、生长因子等,以促使微生物在实验室条件下生长和繁殖。微生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研究、临床诊断、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微生物培养基行业属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M)”中的“研究和试验发展(M73)”。


中国生产微生物培养基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培养基种类多达数千种,按成分不同,微生物培养基可以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三类;按物理状态不同,微生物培养基可以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三类;按种类不同,微生物培养基可以分为细菌培养基、放线菌培养基、酵母菌培养基和霉菌培养基等四类;按用途不同,微生物培养基可以分为基础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微生物培养基分类


二、行业政策


微生物培养基是生物医药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之一,也是影响生物药临床前开发及商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生产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相关部门发布一系列法规政策,为微生物培养基行业发展奠定了优良的政策环境。

中国微生物培养基行业相关政策


三、发展历程


中国微生物培养基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伴随着科研、医疗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不断进展,中国微生物培养基行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从依赖进口到自给自足,再到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中国微生物培养基行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逐渐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未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微生物培养基行业将继续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中国微生物培养基行业发展历程


四、行业壁垒


1人才壁垒


微生物培养基产品是生物医药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之一,其制备与应用涉及生物、化学、物理、医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与前沿技术,技术门槛与壁垒相对较高,研发周期较长,而核心技术人才极度稀缺,需要掌握多学科知识,并且还要具备同行业的实战经验。销售人员还必须要具备产品性能知识,这些人才市场极度稀缺,并且很难在短期内培养。


2经营壁垒


微生物培养基行业具有较高的经营壁垒,为持续保持竞争优势,企业需不断开发新技术并进行市场转化以丰富其产品线,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扩大市场规模。在同行业企业普遍增加研发投入,同时国外厂商起步更早、规模更大、资本实力更为雄厚的背景下,企业如果研发条件有限、产业化进程管理不当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可能出现技术开发失败或在研项目无法产业化的情形,导致无法按计划推出新产品上市,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3品牌壁垒


微生物培养基除了涉及科学复杂技术难度大和监管严格外,下游客户黏性大,对供应商认证周期长,具有较强的品牌壁垒。这是由于生命科学支持产业的产品与研发、生产的关系紧密,客户会进行严格的筛选:在研发端,产品可以直接影响研发的进度和成败;在生产上,产品会影响药品生产的效率及质量。下游客户对产品的选择十分谨慎,在采购时倾向于品牌认可度高、市场口碑好的试剂产品。一旦决定了供应商,不会轻易进行更换,这也是生命科学支持产业长期被国外产品垄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产业链


微生物培养基上游包括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素等物质,大豆、玉米等农业种植业,以及培养皿等实验室耗材行业;下游主要应用于食品饮品、医药医疗以及农业等领域。下游医药行业受国家政策鼓励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周期,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占比明显提升,微生物培养基行业高端产品市场被打开,产品利润以及行业研发积极性被激活,有望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进入微生物培养基行业,为微生物培养基行业的研发生产注入新的活力。微生物培养基行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微生物培养基行业产业链
生长素
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联合赛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默克雪兰诺有限公司
大豆
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
秦皇岛金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
玉米
四川雨田农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实验室耗材
浙江硕华生命科学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耐思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上游
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济南百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游
食品饮品
医药医疗
农业
下游


六、发展现状


微生物培养基是微生物培养的基础,所以只要用到微生物来生产生物技术产品,微生物培养基的重要作用就无可替代,中国生产微生物培养基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培养基种类多达数千种,已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近年来中国微生物培养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中国微生物培养基行业市场规模达145.3亿元,同比增长13.4%。

2013-2022年中国微生物培养基行业市场规模统计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生物药市场放量


随着近年来的一系列改革政策的出台和深入执行,抗体药物在研发、生产和临床使用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创新抗体药物不断上市以对接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药物价格谈判进入医保,极大改善病人的支付能力;本土科研的发展使得生物类似药不断加入市场竞争,进一步惠及更广大支付能力有限的病人群体。一系列因素将持续驱动抗体药物市场快速发展,并增加上游生产中对微生物培养基产品的需求量。此外,培养基在生物药生产中的应用范围也正在向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不断延伸,新型生物疗法正不断上市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扩张的市场和扩大的应用领域将成为驱动中国微生物培养基市场的又一个重要的增长引擎。


(2)政策环境利好


国家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科研经费的补贴扶植、鼓励高校科研活动的进行,促进科研整体发展与项目的数量增加。此外,随着国家大力鼓励创新药尤其是生物创新药的研发,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微生物培养基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以及生物药生产环节中的重要原料之一,科研与产业需求的扩大助推了微生物培养基市场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微生物培养基市场的发展。


(3)新产品不断出现,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大力支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资源、政策,支持微生物培养基行业的发展,引导企业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新型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为微生物培养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2、不利因素


(1)本土企业市场认可度不足


随着下游生物药市场规模的不断提升而蓬勃发展,微生物培养基产业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微生物培养基行业长期由大型跨国公司垄断,使本土企业在推广自有产品时面临较高的品牌壁垒,限制了其销售规模的扩大与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对中国微生物培养基行业发展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2)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微生物培养基产品是生物医药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之一,其制备与应用涉及生物、化学、物理、医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与前沿技术,技术门槛与壁垒相对较高,研发周期较长,而核心技术人才极度稀缺,成为制约中国微生物培养基行业发展进步的一大障碍。


(3)新产品的研发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


微生物培养基产品研发周期较长,因此新产品的研发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为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微生物培养基企业需不断开发新技术并进行市场转化以丰富其产品线,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扩大市场规模。在同行业企业普遍增加研发投入,国外厂商起步更早、规模更大、资本实力更为雄厚的背景下,部分微生物培养基企业受研发条件有限、产业化进程管理不当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可能出现技术开发失败或在研项目无法产业化的情形,导致无法按计划推出新产品上市,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八、竞争格局


近年来我国微生物培养基中低端产品领域玩家数量众多,产能呈现出一定的过剩态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应用于制药等高端领域的部分产品国内供给明显不足,每年仍需大量进口。目前,我国微生物培养基行业内企业主要包括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济南百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

中国微生物培养基行业主要企业介绍


九、发展趋势


微生物培养基作为生物技术和医学研究的基础性工具,在药物研发、疫苗生产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医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对微生物培养基的需求将持续增加,随着微生物学领域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的出现将推动微生物培养基行业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此外,随着医疗、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特定微生物的研究和检测需求不断增加,这可能导致对定制化和特殊用途培养基的需求增加,企业将会注重研发更为复杂、适用于特定微生物或特殊实验需求的培养基。

中国微生物培养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