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技术迭代加速背景下,全国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为中心的农业变革加快推进,国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数字农用技术和装备推广力度,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加速数字乡村、数字农业、农村电商等经济形态建设,持续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网络构建,助力智慧农业生态链发展。据统计,2022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10.5%,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全国智慧农业经济规模达9721.11亿元,同比增长10.9%。
一、定义及分类
智慧农业指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近年来,在大数据、物联网、通信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新一代高新技术加速迭代发展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如农业环境数据监测、农产品追溯系统、农田设施管理等,国内智慧农业规模不断壮大。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智慧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包括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网信办。其中,工信部负责全国软件产业实行行业管理和监督;指导软件业发展,拟定并组织实施软件、系统集成及服务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推动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软件服务外包;指导、协调信息安全技术开发等。
农业农村部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三农”工作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重大政策;组织起草农业农村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指导农业综合执法;统筹推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负责种植业、畜牧业等农业各产业的监督管理;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指导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发展等;负责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等。
国家乡村振兴局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出台各项政策完善优化的具体实施办法,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对处于贫困边缘的弱势群体和弱质地区,通过长效方式保障不返贫;建立长效稳固的提升机制,保证脱贫成效持续稳定发展。
网信办着眼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研究制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推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设,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2、行业相关政策
智慧农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如国务院于2021年1月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3年1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在政策的支持下,智慧农业已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发展历程
智慧农业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快速发展期和规模应用期。智慧农业萌芽于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大型农场为农业生产主体,既拥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又能将农业科技和信息科技充分融合,并且农业从业人员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些有利条件使得智慧农业可以在发达国家中广泛普及。
20世纪70年代末,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率先开始农业信息化的应用研究,以农业专家系统为代表的应用开始在农业领域萌芽。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制农业专家系统,涉及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生产管理、节水灌溉等多方面。20世纪90年代,智慧农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农业机器人成为农业发展新方向。进入21世纪,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其他产业转移,结构性短缺和老龄化趋势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精准农业、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可能,智慧农业加速普及。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智慧农业需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这些技术不仅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还需要对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有深入的理解。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快,企业必须具备快速的技术响应能力和持续的创新意识,以保持竞争优势。同时,技术的实施需要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需要企业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因此,智慧农业行业的技术壁垒较高,需要企业具备足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够在这个领域立足。
2、人才壁垒
智慧农业领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型人才,包括农业、信息技术、机械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些人才需要能够将信息技术和农业领域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然而,这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投入,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具备这样的实力。另外,农业生产环境复杂多变,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气候条件下都需要不同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因此,智慧农业从业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新进入企业而言,不但很难在短时间内招聘到足够数量的高素质人才,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
3、品牌壁垒
智慧农业产品销售需要与农业生产经营者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新进入企业需要寻找合适的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才能够将产品推广到市场。另外,农业生产经营者要求智慧农业企业提供及时、高效的售后服务,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新进入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建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智慧农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农业装备制造、农业技术研发和农业信息服务等环节。这些环节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资源,是智慧农业的基础。其中,农业装备制造包括智能农机、无人机、智能温室等设备的生产和制造;农业技术研发涉及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创新;农业信息服务则提供农业气象、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产业中游主要包括智慧种植、智慧养殖和智慧渔业等领域,即利用上游提供的工具和资源,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其中,智慧种植通过智能农机的应用,实现精准播种、施肥和灌溉;智慧养殖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养殖环境的智能调控和动物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测;智慧渔业则通过智能化的监测和管理手段,提高渔业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
产业下游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环节。这些环节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重要环节。其中,农产品加工环节利用智能化的技术和设备,实现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和增值;农产品销售则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民收入。智慧农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江苏农华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农华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45年,前身为新四军枪械修理所,是国内较早专业研制动力装备的企业,于1997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智慧农业”。智慧农业致力成为动力及终端设备综合服务商,多品种金属精矿供应商及智慧农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经营产品有发电机、高压清洗机、单缸柴油机等动力及终端设备。2023年前三季度,智慧农业经营总收入为11.05亿元,同比增长16.61%。
(2)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于2017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广和通”。广和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和应用的推广及其解决方案的应用拓展,在通信技术、射频技术、数据传输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上形成了较强的研发实力,是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产品与方案提供商,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农业领域。2023年前三季度,广和通业务经营总收入达59.14亿元,同比增长58.96%。
六、行业现状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升级重要目标,在新技术迭代加速背景下,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为中心的农业变革不断深入。国家各级政府加大数字农用技术和装备推广力度,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加速数字乡村、数字农业、农村电商等经济形态建设,持续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网络构建,助力智慧农业生态链发展。据统计,2022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10.5%,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全国智慧农业经济规模达9721.11亿元,同比增长10.9%。
七、发展因素
1、机遇
(1)智慧农业政策顶层设计加速完善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202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691元,增速达7.74%,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59个百分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朝智慧化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随着各项国家政策的落地实施,智慧农业的建设现已成为新型农村建设下的重要工程。
(2)新兴技术快速发展
智慧农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引入5G、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智能技术,提升现代农业的生产能力。新兴智能技术在经历概念驱动、示范应用引领之后,技术实现显著进步、产业应用更加成熟,在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中,实现智慧农业技术的快速突破。如利用农作物环境信息传感器、水肥一体化、灌溉节水控制器等技术,实现对农作物温室大棚的智能化管理;运用农业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实现灾害预警和预测量化农作物产量的功能。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领域的横向拓展,农业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将大幅提升,农业资源的配置、规划及使用将更加高效,农业信息化从单项技术应用转向综合技术集成、组装和配套应用,智能技术与智慧农业的深度结合,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3)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升级,全国行政村通光纤率和4G覆盖率均超过99%,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也逐渐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新一代高速网络向农村地区的快速延伸为智慧农业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奠定了网络基础。同时,农村物流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农村地区电商服务支撑能力显著加强,乡村电网、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不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为智慧农业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挑战
(1)智慧农业区域发展不均衡
近几年,虽然我国智慧农业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完成了一批智慧农业示范区县、智慧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样板,但是因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应用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智慧农业的推广和普及上亦存在明显差距。此外,目前智慧农业大多为示范类项目,产业端的大规模应用尚未普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全国推广和产业应用是智慧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但是过程中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基础设施与配套制度的完善,因此智慧农业全国推广尚需要一定的时间。
(2)农业资源要素使用效率低下
农业资源要素使用效率低下限制了智慧农业的发展。从劳动要素来看,现阶段中老年人、女性是从事农业的主力军,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不足。从土地要素来看,农村耕地复种指数下降,出现大量土地抛荒现象,农村土地流转缺乏有序引导,影响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从技术要素来看,我国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50%,但是,由于地区间经济和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平衡。
(3)行业竞争加剧
国家政策的支持不仅推动传统种植和养殖企业加快转型,也吸引了一批具有智能技术的现代互联网企业和农业科技创业公司由不同模式切入智慧农业领域,如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等互联网巨头,陆续布局智慧农业领域。行业参与者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对参与竞争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八、竞争格局
智慧农业行业大致可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企业主要有农信互联、极飞XAG、丰农控股等,该梯队企业大多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资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智慧农业领域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是行业领军企业。行业第二梯队企业主要有国源科技、布瑞克等,该梯队企业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一般在某些细分领域或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通过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技术实力,逐渐向第一梯队迈进。行业第三梯队企业主要有托普云农、丰疆智能等,该梯队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潜力,但由于规模较小和技术实力相对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
九、发展趋势
1、全面推动农业信息数据化进程,建立农业数据库
随着遥感观测与导航定位、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农业信息的获取需要多层次的监测与实时的反馈。从海量、多源、复杂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建立合理有效的农业数据库和数据集,将会是未来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农业大数据包括土壤、气候、墒情、植保、动保等自然资源信息数据,农资、扶贫、流通、治理等行政行为信息数据。通过对上述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研究,农业行业能够建立标准化、体系化、共享化的数据基础,从而达到以数据驱动农业发展,把握发展趋势、指导农业生产、调控市场供给,推进创新和发展的目的。农业农村部提出农业大数据是智慧农业的神经系统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关键要素,将推动建立国家农业数据中心、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发挥各类数据功能、完善数据标准体系,以夯实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基础。
2、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市场竞争格局逐步清晰
传统农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进程加快,覆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与产中全生命周期,加快由消费向生产、加工延伸,智慧农业建设将开启新的局面。基于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覆盖面逐步延伸、面向服务主体种类增多,服务体系更倾向于提供从业务咨询到最终项目落地的全周期综合解决方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企业将逐渐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只能提供一种或几种特色产品的小型企业逐步成为大型企业的供应商,市场分工进一步明确。
3、国家及行业标准加速完善统一,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增强
目前智慧农业行业整体发展尚未成熟、行业竞争尚不充分,虽然行业标准体系正逐步建立,但对于农业物联网本身的认识还不统一,有些还停留在战略性粗线条层面,农业物联网标准制定进程相对缓慢,国家亟需对智慧农业行业建立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从而规范行业内企业的发展。未来,智慧农业行业标准将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能够主导或参与相关标准制定的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因其参与标准制定,其自身产品更容易符合标准,另一方面其能够更快开发符合标准的产品投放市场,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