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城市公交车达70.32万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共汽电车54.26万辆,占比77.2%。城市公交在公交车保有量、运营线路、运营线路长度均存在一定增幅,仍是市民主要出行方式之一,从而为智能公交产品的普及使用提供了巨大增量。
一、定义及分类
智能公交就是运用GPS/北斗定位技术、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公交车辆的运行特点,建设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对线路、车辆进行规划调度,实现智能排班、提高公交车辆的利用率,同时通过建设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公交车内、站点及站场的监控管理。智能公交产品按功能主要可分为调度管理、实时定位、智能排班、智能收银等。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智能公交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交通运输部;行业协会主要是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工信部主要负责工业行业和信息化产业的监督管理,其职责包括: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交通运输部主要负责行业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监督执行;拟定行业的发展规划、中长期计划并监督实施;规定行业科技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组织重大科技开发,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等。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要负责产业及市场研究、对会员企业的公共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与意见等。协会在该行业除涉及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关键项目外,基本按市场规律运作。
2、行业相关政策
城市公交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十二五”开始,城市公交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公交服务质量取得重大提升。智慧公交作为我国城市智慧运行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在智慧交通的推动下,智慧公交产业进入了迅猛发展期。“十三五”期间,智慧公交在各地取得良好成效,公交出行效率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国智慧公交进入新的阶段。随着《“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陆续落地,国家相关部门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规范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管理,提升新能源公交汽车使用率,促进国家公交都市提质扩面。同时,自动驾驶、智能联网等对智慧公交行业的技术支持不断提升,国家对新兴技术融合智能公交产业给予政策以及财政补贴支持,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行业壁垒
1、技术与人才壁垒
智能公交行业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业务涉及计算机、数据通信、传感及控制等多个技术领域,专业性较强,且对于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较高。对于系统研发或集成来说,具备将软硬件有效整合的技术能力,且具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实施系统集成项目,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由于国内拥有专业技术知识和交通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匮乏,而这些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期,从而形成了较强的行业进入壁垒。
2、品牌及客户壁垒
在智能公交行业内,对于产品质量、功能、技术支持以及售后服务通常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对相关产品的采购一般倾向于选择行业内的知名品牌。同时,由于行业内企业品牌的建立需要客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对产品品质、性能、服务等内容进行多方面的长期考察,导致品牌地位的建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公交行业客户范围相对较窄,各地区间信息沟通较为便利,口碑营销效果明显。因此对于新进入和不重视品牌建设的企业而言,由于缺少在客户中的品牌知名度,在短时间内难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3、资金规模壁垒
智能公交系统集成项目实施周期往往较长,且下游客户大多为政府部门、公交单位和系统集成商,通常要求一定的账期。同时,作为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产品开发阶段大量用于人员的研发投入也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行业内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这也成为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本行业的壁垒之一。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智能公交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各种软硬件设施,包括卫星定位系统、工业软件、云计算等软件控制系统以及芯片、传感器、监控器、座椅、车身等硬件制造行业。上游原材料及零部件市场是充分竞争市场,来源广泛,采购便捷,但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高,其价格波动对企业利润影响较大。下游则主要为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投资建设主体,包括各级地方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全国及地方性的道路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公共交通企业、各大车厂等。随着国家对公共交通行业的日益重视,国内公交公司也加大了对公交系统信息化改造的力度。针对这种趋势,客车厂也需要对客车产品进行升级,安装相应的车载终端设备,以满足公交公司的需求。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郑州天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天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主营业务为基于车联网、卫星定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城市公交运营、管理及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天迈科技全面打通智慧公交领域的各个环节,建立并完善了智慧公交建设的生态体系,累计400多个城市、700余家交通运输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提供服务,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前列。2023年,天迈科技营业收入为2.20亿元,同比下降33.22%;毛利率为38.09%。
(2)智达信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智达信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聚焦于智慧出行整体解决方案,以自主开发的“数字底座”为核心技术,产品线覆盖“企业、政府、公众”三大客户群体,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智达科技主要产品包括面向企业的“云上公交”企业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面向行业的公共交通行业管理平台、面向公众的MaaS一体化出行平台和感知设备等,已成功为60余个城市的公共交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供了解决方案及产品技术服务,其中包括北京、天津、深圳、武汉、沈阳、哈尔滨、大连等超大型、大型规模城市。2023年,智达科技营业收入为3.57亿元,同比下降24.43%;毛利率为29.14%。
五、行业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逐步发展,城市人口总量大、居住密度高、土地资源匮乏的问题逐渐加重。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汽车、私人小轿车等交通工具的保有量快速上升,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日益严重。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城市公交车达70.32万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共汽电车54.26万辆,占比77.2%。国内外的经验和实践证明,城市公交具有容量大、效率高、能耗少、污染小的优势。通过对城市公交的智能管理,能够减少出行的不确定性,吸引更多居民采用公交方式出行,进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推进城市交通科学发展。城市公交在公交车保有量、运营线路、运营线路长度均存在一定增幅,仍是市民主要出行方式之一,从而为智能公交产品的普及使用提供了巨大增量。
六、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积极的产业政策促进了智能公交的快速发展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重点提出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建设城市停车设施,加强充电、加氢、加气和公交站点等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加强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鼓励引导绿色公交出行,合理引导个体机动化出行。此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陆续出台多项产业政策,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公共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深化交通公共服务和电子政务发展。
(2)城镇化力促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与工业化互动中呈加速发展趋势。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率从 1978 年的不到 18.00%增加到2023年的66.16%。城市化进程与公交行业发展相辅相成,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推动我国公共交通迅猛发展;同时,智能公交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调度能有效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减少城市拥堵现象,从而为智能公交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3)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媒体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智能公交系列产品不仅能满足公交公司对运营车辆有效管理的需求,还能通过平台将运营车辆的相关信息发送至公交乘客的客户端,让公交乘客能够了解车辆位置、负载状况及路线调整等信息,使得公交出行更加便捷、可靠,这将从深度和广度进一步的促使智能公交发展。
2、不利因素
(1)行业标准规范滞后
智能公交行业在我国是新兴行业,它依托于先进的科技手段,旨在通过智能化的方式优化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但在交通信息交换方面,由于各个城市和地区的智能公交系统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数据格式,导致信息难以实现有效的互联互通。这种信息孤岛的现象不仅阻碍了智能公交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也限制了其与其他交通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同时,在软件接口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同供应商提供的智能公交系统软件往往存在兼容性问题。这不仅增加了系统整合的难度和成本,也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智能公交行业的协调发展。
(2)行业研究相对滞后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智能交通系统技术领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差距。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我们在技术研究上的原创性相对不足,更多的是在跟踪和学习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和发展。同时,在部分核心技术方面,我们仍然存在明显的短板。例如,作为智能公交产业链的核心芯片技术,在国内仍然是空白,这直接影响了我国智能公交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从而不利于行业创新发展。
(3)地下轨道交通以及低空运输产业逐步兴起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智能公交行业正面临着来自多个领域的威胁,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地下轨道交通以及未来低空运输产业的威胁。地下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快捷、安全的公共交通工具,具有不受地面交通拥堵影响、运输量大、准时率高等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乘客选择地铁作为出行的首选方式,对智能公交行业构成了直接的竞争压力。其次,低空运输产业的兴起也将对智能公交行业构成潜在威胁。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航空管制的逐步放开,低空运输产业正在逐步成为新的交通方式,进一步压缩我国智能公交的发展空间。
七、竞争格局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对公共交通智能化的投入越来越大,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正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目前,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市场相对较为分散,地域性也相对较强,绝大多数厂商是规模较小的地方性系统集成商,各地智能交通项目也多由当地厂商实施。受益于国家利好政策,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兴起使得众多利益相关方,如互联网、通信运营商、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制备、系统解决方案等企业纷纷融入智能公交行业。目前,国内智能公交领域竞争企业具体可分为三类:一类为主要专注于智能公交领域的专业企业,包括天迈科技、智达科技、蓝泰源、南京智慧交通、思创科技等;二是智慧交通行业的大型系统集成商,包括易华录、银江股份等;三是具备智慧公交业务的其他行业企业,如华为、百度、浪潮软件及高德地图等,除此之外,电信运营商、各地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地工程商均属于智慧公交行业的项目承接方。未来,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迭代发展,拥有雄厚技术实力与解决方案落地能力的厂商可能将淘汰技术薄弱的中小公司,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智能公交市场竞争格局将不断变化。
八、发展趋势
随着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凸显,汽车尾气和噪声带来的污染愈加严重,世界各国均将优先发展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大部分一线城市均已实现公交智能化。同时,在我国“新基建”大潮下,公共交通系统核心技术研发加速,5G、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将全面赋能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实现低延时、高可靠和高速率的“人、车、路、云”协同互联。此外,行业技术门槛的提升对厂商创新能力和技术产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大中型厂商具备先发优势和较强的研发能力,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