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高端领域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图]

内容概况:我国对机床数控系统技术的研究始于1958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的产业体系。国内机床数控系统设计厂商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不断满足下游行业对机床数控系统的性能和精度的要求,保持了市场的稳定供应。尽管国产高端机床数控系统与国外相比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来在多轴联动控制、功能复合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开放性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2.87亿元。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推进,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相关上市企业:华中数控(300161)、科德数控(688305)、维宏股份(300508)、澜起科技(688008)、瑞芯微(603893)、黄山谷捷(301581)、富特科技(301607)、埃斯顿(002747)、秦川机床(000837)、金橙子(688291)等。


相关企业:新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机床数控系统、市场规模、数控机床、伺服电机、竞争格局


一、机床数控系统行业概述


机床数控系统指根据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执行部分或全部数值控制功能,并配有接口电路和伺服驱动装置的专用计算机系统。机床数控系统通过利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极大地提高了零件加工的精度、速度和效率。根据控制系统,机床数控系统可分为开环数控系统、闭环数控系统和半闭环数控系统三类。

机床数控系统的分类


二、机床数控系统行业发展历程


机床数控系统行业的发展历程是与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的。从20世纪50年代数控技术的萌芽期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机床数控系统的性能和功能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数控技术进入成熟期,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床数控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20世纪90年代至今,数控技术进入智能化和网络化时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床数控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控制,满足更高的生产需求。

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发展历程


三、机床数控系统行业政策


随着技术的进步,国家政策也在不断推动机床数控系统行业的发展。机床数控系统产业是国家战略性的高技术产业,数控技术是关系国家安全、装备制造业振兴的核心技术。为实现机床数控系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家大力支持数控系统国产化,推动机床制造企业和数控系统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升数控系统等基础配套件的市场占有率,为机床数控系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例如,2024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提出要坚持突出重点、应用带动、质量先行,聚焦关键部件、专用数控机床和高档数控系统,重点突破数字化设计、高精度加工成型等高档数控机床关键共性技术,面向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应用市场,巩固提升轴承等专用机床领先优势,扩大中高端通用机床规模,全面提升现有产品专业化、精细化水平。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设备和软件,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培育数字经济赋智赋能新模式。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

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相关政策


四、机床数控系统行业产业链


机床数控系统产业链上游包括计算芯片、功率模块、伺服电机、电机驱动等,均为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的高科技行业,其高新技术成果可以为机床数据系统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目前,国内数控机床的计算芯片和功率模块以进口为主,部分伺服驱动和电机市场已经国产化替代,但是产品性能与国外产品还有一些差距。产业链下游主要为数控机床制造商,终端应用于航空航天、模具行业、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工程机械、船舶工业等多个领域。机床是生产一切工业品的基础设备,故被称为“工业母机”。随着汽车、航天航空、消费电子、工程机械、精密模具等主要下游应用的发展,对机床的效率和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机床数控系统的性能和精度要求较高。且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发展,下游行业对机床数控系统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机床数控系统行业产业链


伺服电机是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能够快速、准确地转动机床轴,控制机床的转动速度和位置。当前,伺服电机行业正处于技术快速创新的阶段,高精度、高性能的伺服电机成为市场的新宠。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控制算法、更高精度的编码器和传感器等技术手段,伺服电机实现了对机械元件的更加精准、快速的控制。近年来,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中国伺服电机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4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45%。未来,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入应用,中国伺服电机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019-2024年中国伺服电机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五、机床数控系统行业发展现状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配备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我国作为数控机床的主要生产国家,近年来得益于国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以及数控机床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17-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为3270亿元,同比降低2.3%,主要系数控机床行业整体需求结构调整及升级,下游领域并不景气所致。受新冠疫情影响,行业增长放缓,2020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约为3260亿元,同比下降0.29%。2022年,全球生产经营逐渐恢复,促进数控机床市场需求逐渐增长,行业市场规模已达3825亿元。2024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325亿元。

2017-2024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规模


数控机床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受技术壁垒等因素影响,我国数控机床上游零部件发展较为缓慢。尽管电主轴、滚珠丝杠、数控刀架、数控系统、伺服系统等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但大多满足中低档数控机床的配套需要,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采用的功能部件依赖进口较为严重。其中,数控系统作为数控机床的“大脑”和“心脏”,是完成各项功能和作业的核心部件,在高端数控机床中的成本占比约为30%。它不仅决定了数控机床功能、性能、可靠性的最关键因素,更是制约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发展的重要瓶颈。

中国高端数控机床成本占比情况


我国对机床数控系统技术的研究始于1958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的产业体系。国内机床数控系统设计厂商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不断满足下游行业对机床数控系统的性能和精度的要求,保持了市场的稳定供应。尽管国产高端机床数控系统与国外相比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来在多轴联动控制、功能复合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开放性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2.87亿元。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推进,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2019-2024年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市场规模


六、机床数控系统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国外企业起步较早,机床数控系统产品经过市场长期的反馈和不断迭代,其技术成熟度和市场竞争力优势明显。其中,日本三菱、德国西门子、德国海德汉等大型外资企业仍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相比国外企业,国产机床数控系统厂商起步较晚,高端数控技术经验积累不足,仍需大量场景应用和验证。近年来,国产经济型机床数控系统由于顺应了大多数中国用户的实际使用水平和机床制造企业数控技术配套要求,加上价格优势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同,已形成了规模优势,主要企业如华中数控、广州数控等集中在中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产销量占国产总量的70%以上。在国家支持下,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龙头企业已实现中档数控装置的批量生产,具备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和主轴驱动装置的配套能力,能为用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中档机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功能和性能达到国外同类水平,且价格和服务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和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代表企业包括华中数控、科德数控、维宏股份、新代、广州数控等,这些企业在推动国产数控系统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华中数控和广州数控在国产经济型和中档数控系统中占据领先地位,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机床设备。科德数控和维宏股份则在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数控系统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新代科技在开放式数控系统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这些企业通过持续地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国产数控系统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影响力,为中国机床行业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代表企业及相关介绍


1、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的创新型企业,拥有数控装置、伺服驱动、伺服电机成套装备研发生产能力,具备强大的技术优势,主要为各类数控机床企业和汽车、3C、木工、磨床及高端重点领域等用户提供数控系统配套和服务,包括为量大面广的数控车床、车削中心、数控铣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钻攻中心、各类专机、五轴机床等中、高档数控机床等机型提供华中8型、9型高档数控系统,以及针对普及型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等提供系列数控系统、系列伺服驱动、系列伺服电机等。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华中数控数控系统与机床营业收入为3.83亿元,同比增长3.79%。

2020-2024年上半年华中数控数控系统与机床营业收入


2、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的技术突破、设计创新、精细制造及标准制定,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能力达成公司“进口替代”的重要既定战略目标。主营业务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以及柔性自动化产线。主要产品包括系列化五轴立式(含车铣)、五轴卧式(含车铣)、五轴龙门、五轴卧式铣车复合四大通用加工中心和五轴工具磨削中心、五轴叶片铣削加工中心、高速叶尖磨削中心、六轴五联动叶盘加工中心四大系列化专用机床以及服务于高端数控机床的高档数控系统,伺服驱动装置、系列化电机、系列化传感产品、电主轴、铣头、转台等关键功能部件。公司在产品布局全面的基础上,除面向军工领域打造的高端KD系列外,针对民用领域的加工要求,研制了高性价比德创系列,满足多样化客户需求。同时,公司提供柔性自动化产线业务,即以高端数控机床为核心,整合夹具与刀具方案,配以自动物流系统、仓储系统等,依托计算机管控,将多种生产模式结合,可实现多品种产品的柔性化、自动化生产。具备设备利用率高、产品应变能力强、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科德数控数控机床营业收入为2.37亿元,同比增长26.74%。

2020-2024上半年科德数控数控机床营业收入


七、机床数控系统行业发展趋势


1、向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随着制造业对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中国机床数控系统正朝着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方向快速发展。高速加工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而高精度则确保了复杂零件的加工质量。高可靠性是保障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行的关键,减少了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数控系统将进一步提升其动态响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以满足高端制造业的需求。


2、集成化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持续提升


现代制造业对数控系统的需求不仅仅是单一的控制功能,而是需要集成化的解决方案。中国机床数控系统正在不断提升其集成化能力,将传感器、执行器、软件和网络技术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流程。通过集成化解决方案,企业可以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无缝衔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未来,随着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控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远程监控、预测性维护等功能。


3、开放式数控系统市场渗透率逐步提高


开放式数控系统因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正逐渐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应用。开放式系统允许用户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随着制造业对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的增加,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市场渗透率将逐步提高。未来,开放式系统将更加注重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支持多种硬件和软件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开放式系统也将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中国机床行业的整体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2020-2024年机床数控系统行业各区域市场概况,机床数控系统行业主要优势企业分析,2025-2031年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