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中国液货船行业分类、发展背景、进出口情况、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研判:2025年上半年液货船出口额同比增长91.73%,江苏省出口量全国第一[图]

内容概况:液货船作为运输石油、化学品及液化气体等液态货物的专业船型,已成为我国船舶出口的重要增长点。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液货船行业以出口为主。从进口情况来看,2024年中国液货船进口量为2艘;进口金额为1.73亿元。2025年上半年,中国液货船进口量为1艘,进口金额为4.68亿元,同比增长170.52%。从出口情况来看,2024年中国液货船出口量为222艘,同比增长54.17%;出口金额为441.85亿元,同比增长48.98%。2025年上半年,中国液货船出口量为136艘,较2024年同期增加37艘,同比增长37.37%;出口金额为297.61亿元,同比增长91.73%。未来,随着全球绿色航运转型加速和“双碳”目标持续推进,中国液货船行业凭借在清洁能源船舶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优势,将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为全球航运业低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相关上市企业:中国船舶(600150)、中远海发(601866)、中船防务(600685)、本钢板材(000761)、鞍钢股份(000898)、首钢股份(000959)、中国铝业(601600)、宝钛股份(600456)、广信材料(300537)、东方雨虹(002271)等。


相关企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上海君正船务有限公司、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水运货运量、液货船行业产业链、液货船行业进口量、液货船行业进口金额、液货船行业出口量、液货船行业出口金额、液货船各省市出口量、液货船企业签署合同、开工建造及交付项目、液货船行业发展趋势


一、液货船行业概述


液货船,是指专门运载液态货物的船舶,是载运散装液态货物的运输船舶。最先出现的液货船是油船,用来运输原油。现在,液货船种类越来越多。按照运载货物的不同,液货船分为三类:油船、液化气船、液体化学品船。油船,是载运散装原油和成品油的专用船;油船可以分为原油船和成品油船,一般吨位都比较大。它又根据载重吨不同,分为通用型液货船,1万载重吨以下;灵便型液货船,1万—5万载重吨;巴拿马型液货船,6万—8万载重吨;阿芙拉型液货船,8万—12万载重吨;苏伊士型液货船,12万—20万载重吨;超级油轮(VLCC):20万——30万载重吨。液化气船是载运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专用船。液体化学品船则是运输各种液体化学品如醚、苯、醇、酸等的专用船。

液货船的分类


二、液货船行业发展背景


在全球贸易格局重构与绿色低碳转型的双重驱动下,水运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运输方式向现代综合物流体系的深刻变革。作为连接全球市场的蓝色动脉,水运不仅承载着90%以上的国际贸易量,更成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水运货运量作为衡量行业发展水平和市场活力的关键指标,其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既反映了全球经贸往来的活跃程度,也为液货船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需求支撑和发展动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水运货运量从2017年的66.57亿吨增长至2024年的98.11亿吨,年复合增长率为5.7%。2025年上半年,中国水运货运量为48.96亿吨,同比增长4.27%。随着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的深入实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水运网络的不断完善和货运量的持续增长,为液货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7-2025年上半年中国水运货运量统计情况


三、液货船行业产业链


液货船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液货船设计以及液货船配套设备供应。其中,原材料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等。产业链中游为液货船制造,包括船体建设、舾装、涂装三大部分。产业链下游为原油、成品油、液化气、液体化学品等特殊货物的运输以及租赁、维修等服务环节。

液货船行业产业链


钢铁是液货船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主要用于制造船体、船底、船壳等部件。钢铁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是国家的命脉,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钢铁工业不仅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生铁产量为4.35亿吨,同比下降0.8%;粗钢产量为5.15亿吨,同比下降3%;钢材产量为7.34亿吨,同比增长4.6%。未来,随着钢铁行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我国液货船行业将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机遇。钢铁作为液货船制造的核心原材料,其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将直接推动液货船行业的创新发展。

2017-2025年上半年中国钢铁行业产量统计情况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液货船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四、液货船行业发展现状


船舶制造业作为“面向海洋的制造业”和“现代工业之冠”,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通过持续完善船舶技术法规、制定行业行动纲要等政策引导,大力推进船舶工业的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在全球高端船舶市场取得显著突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带动海运需求回暖,中国造船业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和全面的制造能力——作为全球唯一能建造全部18种主要船型的国家,在大型邮轮、LNG运输船等高端船型领域屡创佳绩,赢得了国际船东的广泛青睐。其中,液货船作为运输石油、化学品及液化气体等液态货物的专业船型,已成为我国船舶出口的重要增长点。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液货船行业以出口为主。从进口情况来看,2024年中国液货船进口量为2艘;进口金额为1.73亿元。2025年上半年,中国液货船进口量为1艘,进口金额为4.68亿元,同比增长170.52%。从出口情况来看,2024年中国液货船出口量为222艘,同比增长54.17%;出口金额为441.85亿元,同比增长48.98%。2025年上半年,中国液货船出口量为136艘,较2024年同期增加37艘,同比增长37.37%;出口金额为297.61亿元,同比增长91.73%。未来,随着全球绿色航运转型加速和“双碳”目标持续推进,中国液货船行业凭借在清洁能源船舶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优势,将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为全球航运业低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2020-2025年上半年中国液货船行业进出口情况

注:液货船海关代码为89012011、89012012、89012013、89012021、89012022、89012023、89012031、89012032、89012041、89012042、89012090。


从各省市液货船出口量情况来看,2025年上半年,江苏省以42艘的出口量领跑全国,同比增长147.06%。主要得益于省内扬子江船业等龙头企业持续发力清洁能源船舶建造,以及靖江等造船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浙江省和上海市分别以28艘和24艘的出口量位列第二、三位,长三角地区凭借完整的船舶制造产业链和港口优势,共同构成了我国液货船出口的主力军。

2025年上半年中国液货船各省市出口量情况


近年来,中国液货船企业在全球液货船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通过签署合同、开工建造及交付项目,不断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2024年11月,大连造船交付全球首艘商用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助力欧洲碳捕捉计划;2025年,扬子江船业、江南造船、黄埔文冲等企业相继开工建造VLAC、VLEC、LPG等清洁能源船舶,标志着中国在超大型液氨运输船、液化石油气船等领域的突破。此外,国内首艘氨双燃料动力液化气运输船的开工以及重庆首艘130米LNG“江海直达船舶”的建造,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企业在绿色航运和江海联运方面的技术实力与市场雄心。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巩固了中国液货船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也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海洋装备产业链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液货船企业签署合同、开工建造及交付项目


五、液货船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中国液货船行业已形成以中国船舶集团为龙头,大连船舶重工、中远海运发展等央企为核心,江苏新扬子、厦门船舶重工等地方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当前,中国液货船行业代表企业包括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船海洋与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上海君正船务有限公司、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在液货船设计建造领域各具优势,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共同推动中国液货船制造技术不断突破,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中国液货船行业代表企业及相关介绍


1、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船集团旗下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造船业务(军、民)、修船业务、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等。作为世界航运业的伙伴,公司聚焦价值创造,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不断推动业务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公司造船业务主要由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广船国际和中船澄西这四家子公司负责。其中,江南造船公司主要建造军用舰船;公务船;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气船(LPG船、液氨运输船、乙烷/乙烯运输船、LNG船)、汽车运输船、科考船、极地破冰船等各类特种船舶。外高桥造船公司主要建造大型邮轮;好望角型散货船、纽卡斯尔型散货船、超大型矿砂船(VLOC);7000TEU中型箱船、18000TEU及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30万吨级VLCC、15.8万吨苏伊士型油轮和10.9万吨冰区加强型阿芙拉型油轮;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广船国际公司主要建造军辅船;公务船;成品油/化学品船(MR)、阿芙拉油船、超大型油船(VLCC)、超大型矿砂船(VLOC);8.2万吨散货船、灵便型液货船、半潜船、LNG双燃料及各类客滚船;16000TEU及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极地模块运输船、极地凝析油轮、汽车运输船、科考船等特种船。从企业经营情况来看,2024年企业船舶修造及海洋工程营业收入为753.74亿元,同比增长7.03%。

2021-2024年中国船舶船舶修造及海洋工程营业收入


2、中船海洋与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中船海洋与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集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和海洋科技应用装备四大海洋装备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与防务装备企业集团。集团主要产品包括以军用舰船、海警装备、公务船等为代表的防务装备产品,以支线集装箱船、散货船、中小型气体船、疏浚船、海洋工程平台、风电安装平台等为代表的船舶海工产品,以能源装备、高端钢结构、工程机械、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新兴业务产品。集团全年实现经营承接人民币25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65.56%,产品结构持续升级,重点船型批量承接,共承接12型56艘新船订单。自主设计的甲醇双燃料船取得突破,签约6艘24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鸿鹄”品牌支线集装箱船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实现全国首艘氨双燃料气体运输船承接,2024年共承接12艘气体运输船,进一步巩固中型气体运输船建造领域行业地位;拓展本集团主建船型序列,共承接16艘4300TEU集装箱船系列订单,成功进入中型集装箱船市场;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共承接7型24艘新能源船舶;新兴产业方面,成功签订英国海上风电单桩及过渡段合同,实现了海上风电钢结构海外市场的重要突破。数据显示,2024年中船防务造船产品营业收入为167.27亿元,同比增长26.39%。

2020-2024年中船防务造船产品营业收入


六、液货船行业发展趋势


1、大型化


中国液货船行业正朝着高度专业化方向发展,针对不同液态货物的特殊运输需求,开发出各类专业化船型。在LNG运输船领域,我国已突破薄膜型围护系统等核心技术;在化学品船领域,开发出可同时运输多种化学品的高级船型;在液化气体运输船领域,实现液氨、LPG等特种船型的自主建造。这种专业化发展趋势既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也提升了中国液货船在国际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2、专业化


中国液货船行业正朝着高度专业化方向发展,针对不同液态货物的特殊运输需求,开发出各类专业化船型。在LNG运输船领域,我国已突破薄膜型围护系统等核心技术;在化学品船领域,开发出可同时运输多种化学品的高级船型;在液化气体运输船领域,实现液氨、LPG等特种船型的自主建造。这种专业化发展趋势既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也提升了中国液货船在国际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3、绿色化


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液货船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一方面,企业积极研发LNG双燃料、氨燃料等清洁动力系统,推出全球首艘氨燃料预留液货船等创新产品;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船体设计、应用节能装置等措施提高能效水平。同时,碳捕捉、封存与运输需求催生了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等新型绿色船型。这些绿色技术创新不仅响应了全球减排要求,也为中国液货船企业赢得了新的市场机遇。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液货船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液货船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液货船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液货船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液货船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液货船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