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市场规模、产品情况及竞争格局分析:受国家集采政策影响,市场规模呈波动态势,行业竞争激烈[图]

内容概要:质子泵抑制剂(PPI),又称胃氢-钾泵(氢-钾腺苷三磷酸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氢-钾腺苷三磷酸酶来阻断由各种原因所致胃壁细胞泌酸的共同及最终环节,进而强效而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PPI是目前抑酸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被广泛用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上消化道出血和卓-艾综合征(又称“胃泌素瘤”)等酸相关性疾病及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治疗和预防。2018-2024年期间,中国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在100亿元以上,市场需求强劲,但由于对多款已上市的仿制质子泵抑制剂实施带量采购计划,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的市场规模呈现波动态势。如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及兰索拉唑于2021年被纳入带量采购计划,雷贝拉唑于2023年被纳入带量采购计划。尽管销量不断增加,但价格因集采下降,因此2022年与2024年中国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市场规模有所下滑,2024年同比下滑10.5%。截止2024年末,共有7款PPI在中国获批上市,其中丽珠医药的艾普拉唑于2007年获批上市,是首个由我国制药企业自主研发上市的质子泵抑制剂,属于一类新药。轩竹生物研发的安奈拉唑于2023年6月获批上市。从2024年产品市占率来看,雷贝拉唑、艾普拉唑、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为市场主流产品,市场占比超87%。其中雷贝拉唑占比27.6%,艾普拉唑占比23.7%。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紧跟其后,占比均超15%。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安奈拉唑市场占比相对较小。在企业方面,行业内参与企业众多,竞争十分激烈。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截至2025年7月末,境内生产的兰索拉唑类药品共有134款,包括陕西汉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山东裕欣药业有限公司等104家企业。泮托拉唑类药物106款,生产企业超百家。奥美拉唑类药物440款,生产企业超180家。雷贝拉唑类药物39款,生产企业超20家。


上市企业:奥赛康(002755)、康恩贝(600572)、罗欣药业(002793)、悦康药业(688658)、济川药业(600566)、润都股份(002923)


相关企业:上海华源药业(宁夏)沙赛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武汉普生制药有限公司、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澳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威奇达光明制药有限公司、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乐尔康药业有限公司、海南海神同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江苏金丝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新世通制药有限公司、北京京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药康丽(常州)药业有限公司、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成都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双鹤药业(海南)有限责任公司、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适应症状、质子泵抑制剂市场规模、质子泵抑制剂产品情况、质子泵抑制剂企业格局


一、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相关概述


质子泵抑制剂(PPI),又称胃氢-钾泵(氢-钾腺苷三磷酸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氢-钾腺苷三磷酸酶来阻断由各种原因所致胃壁细胞泌酸的共同及最终环节,进而强效而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PPI是目前抑酸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被广泛用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上消化道出血和卓-艾综合征(又称“胃泌素瘤”)等酸相关性疾病及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治疗和预防。


质子泵抑制剂种类较多,各个药物在抑酸强度、起效时间、抑酸持续时间等方面存在区别。从第一代的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到第二代的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艾普拉唑等,其不断更新换代,抑酸能力增强,起效时间加快,且副作用相对较小。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主要依赖肝脏内的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2C19进行代谢,但CYP2C19基因存在高度多态性,导致患者间的个体差异显著。因此,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的代谢速率深受患者CYP2C19基因分型及其表达酶活性的影响,临床上不同患者使用后的血药浓度差异极大。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则在多方面改进了第一代的问题,表现出起效迅速的抑酸作用、高水平的抑酸能力、较低的不良反应率以及与其他药物间较小的相互作用,从而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

质子泵抑制剂产品


质子泵抑制剂可分为口服剂与注射剂。根据卫健委发布的《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不同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治疗各种酸相关性胃肠道疾病的适应证有所差异,具体如下图所示:

不同质子泵抑制剂适应证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质子泵抑制剂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市场规模


随着饮食结构多元化、外卖快餐普及及生活节奏加快,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且患者年龄日趋年轻化。在此背景下,消化系统治疗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抗肿瘤、消化系统及代谢是主导全球及中国医疗市场的两大治疗领域,2024年中国消化系统及代谢治疗收入规模为2550亿元,仅次于抗肿瘤治疗领域。

2024年中国十大治疗领域


2018-2024年期间,中国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在100亿元以上,市场需求强劲,但由于对多款已上市的仿制质子泵抑制剂实施带量采购计划,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的市场规模呈现波动态势。如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及兰索拉唑于2021年被纳入带量采购计划,雷贝拉唑于2023年被纳入带量采购计划。尽管销量不断增加,但价格因集采下降,因此2022年与2024年中国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市场规模有所下滑,2024年同比下滑10.5%。

2018-2024年中国口服PPI市场规模


其中用于消化性溃疡的口服PPI规模为48亿元,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口服PPI规模为18亿元,反流性食管炎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性病变,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临床类型。用于其他症状的口服PPI规模为36亿元。

2018-2024年中国口服PPI细分市场规模(亿元)


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产品情况


1993 年,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登陆中国,终结了抑酸治疗的“药物荒漠”时代,短短4周溃疡愈合率从挣扎徘徊飙升至90%,因传统抗酸效果不佳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例数也大幅下降。截止2024年末,共有7款PPI在中国获批上市,其中丽珠医药的艾普拉唑于2007年获批上市,是首个由我国制药企业自主研发上市的质子泵抑制剂,属于一类新药。轩竹生物研发的安奈拉唑于2023年6月获批上市。

中国已上市质子泵抑制剂


从2024年产品市占率来看,雷贝拉唑、艾普拉唑、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为市场主流产品,市场占比超87%。其中雷贝拉唑占比27.6%,艾普拉唑占比23.7%。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紧跟其后,占比均超15%。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安奈拉唑市场占比相对较小。

2024年中国质子泵抑制剂产品占比


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企业格局


行业内参与企业众多,竞争十分激烈。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截至2025年7月末,境内生产的兰索拉唑类药品共有134款,包括陕西汉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山东裕欣药业有限公司等104家企业。泮托拉唑类药物106款,生产企业超百家。奥美拉唑类药物440款,生产企业超180家。雷贝拉唑类药物39款,生产企业超20家。

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企业格局


雷贝拉唑原研企业为卫材,雷贝拉唑与质子泵结合位点多,代谢为非酶代谢,具有起效更快、个体化差异较小、与其他药物联用时相互作用少等优势。目前,济川药业为国内雷贝拉唑领军企业,市场份额超30%,其胶囊剂市场规模最大,且具有绝对优势。其次为卫材,占比10%。

2024年中国雷贝拉唑企业格局


奥美拉唑原研专利过期后巨大的市场迎来了众多企业仿制,市场竞争激烈。2024年市场前五企业分别为阿斯利康、康恩贝、石药欧意、奥赛康、罗欣药业。其中,阿斯利康以17.8%的市场份额拔得头筹,康恩贝以12.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2024年中国奥美拉唑企业格局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质子泵抑制剂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53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质子泵抑制剂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质子泵抑制剂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质子泵抑制剂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2020-2024年中国质子泵抑制剂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主要质子泵抑制剂企业或品牌竞争分析,2025-2031年中国质子泵抑制剂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