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智研咨询专家团队精心编制的《2024-2030年中国森林食品行业全景调研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磅发布,《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森林食品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森林食品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森林食品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森林食品业的高质量发展。
报告从2022年全国森林食品行业发展环境、上下游产业链、国内外基本情况、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系统、客观的对我国森林食品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国森林食品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2年度中国森林食品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森林食品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森林食品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森林食品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森林食品是指自然安全优质的食用类林特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是在森林环境中生产的有机食品。也有学者认为,森林食品是指在良好的天然林或人工林环境中,自然生长或人工培育,保持原生品质特征,可供人类安全食用的非木材林产品及其制品。安全的产地环境,先进且适于规模化生产的技术规程,自然的产品特性是森林食品的主要特征,它有别于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是颇具特色、最具生态和文化内涵的品牌。
森林食品资源种类极其广泛,目前,森林食品共分为森林植物类食品、森林动物类食品、森林菌类食品、森林饮用水类食品以及其他药用菌类食品5类。其中,植物类食品细分为森林果品、森林油料、森林粮食、森林蔬菜、森林饮料、森林调料、森林药食和森林植物次生食品8类。森林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共有淀粉类、蔬菜类、油脂类、芳香类、野果类、饲料类、药用类7类。
我国是森林食品生产大国,森林食品资源丰富,但受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呈现出区域分异性特征。西部地区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越,森林食品规模较大,品质优良。目前,国内产量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部分产品还大量出口到国外市场。2014年国内森林食品产量1.54亿吨,需求量1.51亿吨;到2020年国内森林食品产量1.94亿吨,需求量1.91亿吨;预计2023年国内森林食品产量2.26亿吨,需求量2.23亿吨。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关注的首要问题。食品质量的好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归自然”、“呼唤绿色”是现代人生活的主题。森林食品因其绿色、安全、生态、健康的优点已经成为未来食品模式的发展趋势,其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2020年我国森林食品行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98万亿元增长到2.92万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森林食品行市场规模将达到3.4万亿元。
森林食品行业产业链上游是我国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及食品加工机械等;中游是森林食品加工;下游通过超市、大卖场、杂货店及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进行销售,终端是广大消费者。
森林食品是非木质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森林食品生产由原料性生产逐步转向原料-成品_-销售一体化生产经营,但总体看来,我国大部分森林食品开发利用还是小规模零星采摘与加工野生自然资源为主,大多仍处在自然食用状态,综合利用加工程度低,没有形成产业化生产保存和加工方式都比较简单,多为盐渍和晒干两种方法,有些森林食品资源加工手段十分粗糙,忽视了多功能综合利用和新产品的开发,销售渠道比较单一,特别是批发市场建设滞后,集聚效应不明显。
从战略发展上看,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有效发展路径是我国区域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根据我国森林食品资源禀赋特征,提出了“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产业集群———实施名牌战略———形成区域品牌———促进高层次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带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战略。总之,合理地综合开发森林食品资源,开发和保护并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森林食品行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2024-2030年中国森林食品行业全景调研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森林食品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