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

摘要:我国无线耳机产值占比我国耳机产值约7-8成左右,供需情况而言,随着有线耳机需求逐步转向无线耳机,因中低端产品价格相差较大,且消费产品受智能手机品牌效应等因素导致,实际无线耳机需求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需求数量较传统有线耳机数量持续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耳机产量和需求量分别为36.32亿副和14.74亿副。


一、定义及分类


耳机按照是否由线材连接主要可分为有线耳机和无线耳机,按照使用方式可分为入耳式、外挂式和头戴式等,目前音质、佩戴舒适性、耳机续航、易用性、主动降噪、通话质量等均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无线耳机在便携性方面天然优于有线耳机,而在音质方面,由于蓝牙带宽限制,音频文件往往会被压缩,因而音质现阶段可能逊于有线耳机,但随着TWS耳机出现并随着产品持续迭代发展,TWS耳机基本实现了半智能化,其左右2个耳机通过蓝牙组成立体声系统,听歌、通话、佩戴都得到了提升。

我国耳机行业分类概况


二、行业政策


我国耳机行业政策背景日益丰富和多元化,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以促进耳机行业的健康发展。从江西省工信厅发布的《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到南宁市人民政府的《关于印发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再到湖南工信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的相关文件,均明确提出了对耳机产业的支持和发展规划。政策不仅关注耳机产业链的完善和关键技术的突破,还鼓励发展智能声学产品,提升音质和用户体验。整体来看,我国耳机行业政策背景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耳机市场的繁荣与升级。

近年来我国耳机行业相关政策


三、发展历程


我国耳机行业发展历程历经四个阶段,从早期起步到日系品牌主导,再到多元化与欧美品牌进入,随后是无线耳机的普及与发展,最终迎来了TWS耳机的兴起与智能化浪潮。初,日系品牌如索尼、松下等引领市场,以传统耳塞为主流。随着MP3的普及,耳机形态逐渐多元化,欧美品牌如森海塞尔等也相继进入中国市场。进入无线时代,蓝牙耳机虽初显笨拙,但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而TWS耳机的出现,特别是Airpods的流行,彻底改变了耳机行业的格局,开启了无线智能化新篇章。如今我国耳机行业不断创新,产品功能日益丰富,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音频体验,推动着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耳机产品发展历程示意图


四、行业风险


我国耳机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呈现多元化特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众多品牌和企业涌入市场,导致价格、品质、设计、功能等方面的全方位较量,企业需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同时技术创新压力巨大,消费者对音质、舒适度、智能化等要求持续提高,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研发,但创新本身伴随较高风险。成本和经营也是一大难题,原材料、生产设备、人工成本上升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此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不容忽视,市场上侵权行为频发,损害企业利益,阻碍行业健康发展。因此我国耳机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优化成本控制,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确保行业的稳健发展。

我国耳机行业面临的发展风险


五、产业链


我国耳机产业链概况来看,上游主要是耳机零部件的采购,如芯片、电子元器件、电池等,以及外壳、耳塞等部分的制造,还包括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涉及到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和技术创新。中游是有线耳机和无线耳机的生产和制造,分为组装或代工厂,下游销售渠道包括电商平台、手机专卖店、大型商超等,终端消费者主要为智能手机和计算机消费者,同时品牌营销和技术支持也是耳机产业链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牌形象和技术保障。

耳机行业产业链
电子元器件
江苏利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宏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法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五金配件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春光五金有限公司
广东金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东泰五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芯片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航宇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君正集成电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
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顺达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上游
森海塞尔电子(北京)有限公司
必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铁三角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中游
智能手机用户
计算机用户
下游


六、行业现状


无线耳机是近年来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有线耳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音频设备。产值来看,2018年无线耳机的产值首次超越有线耳机,自此之后,无线耳机一直占据市场主导,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无线耳机产值占比我国耳机产值约76.2%左右。就我国耳机供需情况而言,随着有线耳机需求逐步转向无线耳机,因中低端产品价格相差较大,且消费产品受智能手机品牌效应等因素导致,实际无线耳机需求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需求数量较传统有线耳机数量持续下降,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耳机产量和需求量分别为36.32亿副和14.74亿副。

2010-2022年中国耳机供需及进出口变动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真无线耳机产品在国内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范围内“3C”产业不断整合,多媒体技术的革命性发展等诸多因素 不断拓展耳机行业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催生出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对通信、沟通、娱乐的需求增长,带动移动通讯设备、便携式娱乐设备的需求,进而带来耳机行业的增长,随着智能手机“无耳机孔”趋势推进渗透,真无线耳机产品在国内市场前景广阔。


2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


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耳机来说,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消费类耳机产品朝着个性化、便携化、高保真的方向发展,促使微型耳机元器件朝着微型化、数字化、集成化和模组化的方向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如降噪、智能语音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耳机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带动了需求。


3政策支持为耳机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国家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耳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政府还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耳机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为耳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不利因素


1国际贸易摩擦、关税壁垒等困扰


随着全球贸易环境的日趋复杂,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土产业,采取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使得我国耳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不公平待遇。关税的提高不仅增加了耳机产品的成本,降低了其价格竞争力,还可能导致部分海外消费者转向其他国家的品牌。此外国际贸易摩擦还带来了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使得耳机企业在制定出口策略时面临更大的风险,对我国耳机行业的出口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2原材料成本风险


耳机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种类繁多,如塑料、金属、电子元件等,其价格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供需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导致耳机生产成本的增加,进而影响到产品的定价和市场竞争力。耳机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的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


3市场竞争风险加剧


随着国内外耳机品牌的不断涌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份额的争夺变得更加艰难,不仅要求耳机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还需要在市场营销、渠道拓展等方面做出更精细化的布局,整体激烈的市场竞争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压力和风险。


八、竞争格局


国内整体耳机竞争现状而言,随着无线耳机快速发展渗透,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无专用耳机孔趋势逐步普及,无线耳机渗透率高速增长,尤其是TWS耳机需求快速增长,加之TWS耳机产品价值明显高于有线耳机,我国耳机主要份额以TWS格局为主,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TWS耳机的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厂家是苹果,2022年达到31.80%,其次是三星,市场份额为8.9%,中国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占比则较小,小米仅占5.30%。尽管目前国产品牌在国际市场占据的份额仍然偏低,但近年来国产手机品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伴随着国内智能耳机技术的发展,国产品牌有望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

2022年全球TWS耳机市场份额占比


九、发展趋势


我国耳机行业正迎来多元化、智能化与个性化并存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耳机不再仅仅是音频播放的单一工具,而是融入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了语音控制、智能识别等多元化功能。特别是TWS耳机的普及,以其出色的音质和无线便捷性,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智能穿戴设备。同时个性化定制逐渐成为行业新宠,企业根据用户喜好提供定制化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的持续扩大,我国耳机行业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引领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新潮流,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智能和个性化的音频体验。

我国耳机行业主要发展趋势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