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劳保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趋势分析:行业规模稳步扩张,产品加速迈向智能化、绿色化[图]

内容概要: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对劳保用品市场需求稳步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医疗领域劳保用品需求急剧增加,带动劳保用品市场规模大幅增长。在经历疫情波动后,劳保用品行业回归正常增长轨道,2024年市场规模为1099.3亿元,同比增长1.5%。从劳保用品各细分市场来看,手部防护、躯干防护由于应用领域丰富、场景多样及应用人群数量大,为市场主流产品,2024年市场规模分别为391.4亿元、339.7亿元,占劳保用品总规模的35.6%、30.9%。其次足部防护规模占比12.4%。其他品类需求分散,市场规模较小。从应用领域分布来看,劳保用品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油气化工、冶金有色、汽车、机械、建筑等领域作业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事故发生率高,是劳保用品主要应用市场。2024年,石油、化工、天然气领域应用占比14.0%,冶金、有色领域占比9.6%,汽车领域占比9.5%,机械及建筑领域均占比8.5%。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劳保用品行业已构建起覆盖防护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防护手套等全品类的完整产业链,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浙江等省份。行业属于低集中竞争型结构,产业结构偏分散,市场集中度不高。近年来,本土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品布局,在劳保用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迅速占领了中低端市场,在部分高端产品领域也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知名度较高的本土企业有英科医疗、迅安科技、星华新材、华强科技、登升安防等。但3M、杜邦、霍尼韦尔等外资企业在高端产品中仍占据较大竞争优势。


上市企业:英科医疗(300677)、迅安科技(834950)、星华新材(301077)、华强科技(688151)、恒辉安防(300952)、中红医疗(300981)


相关企业: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3M中国有限公司、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思而安全防护装备(上海)有限公司、梅思安(中国)安全设备有限公司、常州迅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太尔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胜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山东登升安防科技有限公司、邯郸市三蝶劳保制品有限公司、吴川市粤兴劳保用品有限公司、济南赛奇防护用品有限公司、临沂福安特劳保用品有限公司、丹阳市固特防护用品有限公司、东台市博森特救生设备有限公司、沧州海固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乐创达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山东尚维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河北陆达纺织品有限公司、台州市吉星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苏州都克安防科技有限公司、高密市宏新翔劳保用品有限公司


关键词:劳保用品、个体防护装备、手部防护装备、躯干防护装备


一、劳保用品相关概述


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劳动防护用品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很多种类。如按照人类的生理部位分类,可分为手部防护、躯干防护、足部防护、呼吸防护、坠落防护、头部防护、眼面部防护、护肤用品等;按照使用原材料分类,有棉纱棉布制品、丝绸呢绒制品、制品、橡胶制品和五金制品等;按照使用性质分类,有防尘用品、防毒用品,防酸、碱用品,防油用品,防高温用品,防冲击用品等;按照用途分类,有通用防护用品(也称一般防护用品)、专用防护用品(也称特种防护用品)等。

劳保用品分类


劳保用品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原材料供应商提供各种原材料,如皮革、橡胶、塑料、纤维等。生产商负责制造劳保用品,分销商负责将产品传递给最终用户,最终用户包括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劳保用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建筑等各个领域,是劳动者防御外来伤害、保证个人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手段。

劳保用品产业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劳保用品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劳保用品行业相关标准


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职工安全所采取的必不可少的辅助措施,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劳动者防止职业伤害的最后一项措施。在劳动条件差、危害程度高或集体防护措施起不到防护作用的情况下(如抢修或检修设备、野外露天作业、处理事故隐患等),劳动防护用品会成为保护劳动者的主要措施。因此,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好坏,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如果其质量出现问题,将直接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因此,劳动防护用品必须保证质量,安全可靠,起到应有的劳动保护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制定工作,国家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产品质量指标和技术条件,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如对安全帽、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防冲击眼护具、阻燃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均制定了国家标准,并根据情况变化,适时修订。2023年12月,应急管理部公布了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 6111-2023《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中规定了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安全使用要求和过程管理要求,适用于用人单位个体防护装备的安全管理。

近期劳保用品领域国家标准(部分)


劳保用品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对劳保用品市场需求稳步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医疗领域劳保用品需求急剧增加,带动劳保用品市场规模大幅增长。在经历疫情波动后,劳保用品行业回归正常增长轨道,2024年市场规模为1099.3亿元,同比增长1.5%。

2017-2024年中国劳保用品市场规模


从劳保用品各细分市场来看,手部防护、躯干防护由于应用领域丰富、场景多样及应用人群数量大,为市场主流产品,2024年市场规模分别为391.4亿元、339.7亿元,占劳保用品总规模的35.6%、30.9%。其次足部防护规模占比12.4%。其他品类需求分散,市场规模较小。

2024年中国劳保用品市场结构


从应用领域分布来看,劳保用品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油气化工、冶金有色、汽车、机械、建筑等领域作业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事故发生率高,是劳保用品主要应用市场。2024年,石油、化工、天然气领域应用占比14.0%,冶金、有色领域占比9.6%,汽车领域占比9.5%,机械及建筑领域均占比8.5%。

2024年中国劳保用品应用领域分布


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劳动者对劳保用品的需求存在差异,在此背景下,劳保用品更加注重个性化设计,通过定制化来满足特定工作场景和劳动者的特殊需求。如电焊行业定制防弧光面罩(透光率可调)、物流行业定制反光防护服(夜间可视距离超 500 米),定制化订单占比不断提升,由2020年的10%提升至2024年的28%。

2024年中国劳保用品定制化订单占比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劳保用品行业已构建起覆盖防护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防护手套等全品类的完整产业链,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浙江等省份。行业属于低集中竞争型结构,产业结构偏分散。近年来,本土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品布局,在劳保用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迅速占领了中低端市场,在部分高端产品领域也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知名度较高的本土企业有英科医疗、迅安科技、星华新材、华强科技、登升安防等。但3M、杜邦、霍尼韦尔等外资企业在高端产品中仍占据较大竞争优势。

中国劳保用品行业竞争阵营


四、劳保用品业发展趋势


1、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未来,随着人们对工作安全的重视和法规标准的加强,劳保用品市场需求量将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建筑、化工、矿山等高风险行业,对劳保用品的需求更是迫切。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个人安全和健康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进一步推动劳保用品市场规模扩张。 预计到2031年中国劳保用品市场规模将达1272.8亿元,2024-2031年期间实现年复合增长率2.1%。

2025-2031年中国劳保用品市场规模预测


2、产品不断创新,加速迈向智能化、绿色化


一方面,材料科学的持续进步将推动劳保产品性能提升。新型高性能材料,如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将被广泛应用于防护用品的制造中,提高产品的耐用性、舒适性和防护性能。另一方面,智能化将成为劳保用品行业重要发展方向。通过集成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劳保用品可以实现实时监测、预警等功能,提高防护效果。此外,在“双碳战略”大背景下,劳保用品行业将越来越注重使用环保材料,促进行业绿色化发展。例如,可降解材料、再生材料等在劳保用品中的应用,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劳保用品行业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劳保用品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53
10000 11503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劳保用品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劳保用品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劳保用品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劳保用品行业内优势企业竞争力及关键性数据分析,2025-2031年中国劳保用品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2025-2031年中国劳保用品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规避指引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