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层状金属复合材料正从早期的军工领域,逐步拓展到化工、电力、海洋工程等多个行业,目前已实现了在金属冶炼、海洋工程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并且,正加速向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民用新兴产业渗透,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需求爆发,我国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市场迅速崛起,据统计,2024年我国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达310.0亿元,同比增长12.24%,未来,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制造成为必然趋势,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中,爆炸-轧制联合法等具有材料利用率高的优势,契合绿色制造要求,将受到更多下游企业的青睐。
上市企业:天力复合(873576)、银邦股份(300337)、宝泰股份(831004.NQ)、西部材料(002149)
相关企业:宝钛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爆炸加工研究所有限公司、四川惊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弘雷金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济钢鲍德金属复合板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弘金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研金属复合材料(北京)股份公司
关键词: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壁垒、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市场政策、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产业链图谱、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竞争格局、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发展趋势
一、概述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是利用特种复合技术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实现牢固冶金结合得到的新材料。各层金属仍保持各自原有的特性,但其整体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比单一金属有了很大的提高,充分发挥各自材料的优势,扬长避短、经济实用,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新材料。
按层状结构尺度不同,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可以分为宏观层状复合材料(单层厚度>1mm)、微观层状复合材料(单层厚度1μm–1mm)和纳米层状复合材料(单层厚度<1μm);按组成金属类型不同,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可以分为金属/金属型、金属/非金属型和金属/中间层型;按制备工艺不同,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可以分为轧制复合、爆炸复合、挤压复合和热等静压等类型;按功能应用不同,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可以分为结构型、导电/导热功能型、耐腐蚀功能型、电磁屏蔽功能型、能量吸收功能型。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可以在医疗、航空、军事、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且上述行业对高端产品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市场对产品稳定性、锻造压延加工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此外,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属于典型的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进入该领域通常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包括大面积、高标准的加工厂房、洁净场地,大量技术先进的切割、成型、焊接设备和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仪器,这些必备的生产要素要求行业的新进入者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资金,增加了投资风险,构成了进入本行业的资金壁垒。另外,目前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大多数客户都有着“先入为主”的理念下,下游客户往往选择长期合作的企业,新进者取得下游客户的信任需要更长时间,需要投入的成本比先进入者要更多,这也给新进入企业构成了进入壁垒。
二、市场政策
我国高度重视包括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在内的复合材料行业发展,相继发布相继发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加快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和规范行业发展,为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产业链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为金属冶炼和加工行业,负责提供钛板、钢板、锆板、铝板、铜板等原材料,上游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品质,其价格波动也会对中游生产企业的成本产生影响,行业中游为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生产制造环节,行业下游为应用市场,涵盖化工、核电、航空航天、石油、冶金、新能源、医疗、半导体、电子、环保、海洋工程、军工等诸多领域,在核电领域,钛-钢复合材料和不锈钢-钢复合材料是核电设备中冷凝器管板及安注箱球体的主要用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钛复合板因其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性强的特点,可用于镍、钴湿法冶金项目中核心设备加压釜的制造;在光伏及半导体领域,多晶硅还原炉设备会用到层状金属复合材料。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四、发展现状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正从早期的军工领域,逐步拓展到化工、电力、海洋工程等多个行业,目前已实现了在金属冶炼、海洋工程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并且,正加速向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民用新兴产业渗透,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需求爆发,我国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市场迅速崛起,据统计,2024年我国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达310.0亿元,同比增长12.24%,未来,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制造成为必然趋势,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中,爆炸-轧制联合法等具有材料利用率高的优势,契合绿色制造要求,将受到更多下游企业的青睐。
五、竞争格局
1、整体格局
目前,国外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生产厂商主要以美国DMC和日本旭化成等企业为主,美国DMC和日本旭化成等国际企业企业在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生产领域起步较早,比国内提前6-8年实现商业生产,长期以来在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过去,我国化工、冶金等领域装备制造以及火电、核电所需稀贵难熔金属复合板材均依赖进口,受国外企业制约较大。
但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水平持续提高,市场份额逐渐扩大,以天力复合、宝钛集团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已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天力复合是国内最早开始有色金属爆炸焊接研究开发的单位之一,成功研制开发出钛-钢、锆-钢、银-钢、铝-钢等五十多种不同种类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产品覆盖精细化工、环保、冶金、核工业等领域,在国内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除了天力复合和宝钛集团等国内领先企业外,我国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内还有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爆炸加工研究所有限公司、四川惊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弘雷金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此外,银邦金属复合材料、山东济钢鲍德金属复合板、江苏华弘金属复合材料、有研金属复合材料等企业也在市场中参与竞争,形成了多种规模和技术水平企业并存的竞争格局。
2、代表国产企业分析
(1)西安天力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天力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龙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陕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建有“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西安市金属爆炸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级研发创新平台。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始有色金属爆炸焊接研究开发的单位之一,成功研制开发出钛-钢、锆-钢、银-钢、铝-钢等五十多种不同种类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并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不断丰富产品规格(厚度、面积等)、拓展应用领域、提升产品性能,充分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产品覆盖精细化工、环保、冶金、核工业、新能源、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2024年天力复合营业总收入完成5.23亿元,其中,钛金属复合材料占70.84%,其他金属复合材料占27.39%。
(2)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铝合金复合和非复合材料、多金属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铝热传输材料、多金属复合材料、铝钢复合材料及铝合金复合防护材料等,可应用于交通运输、空气分离、电站空冷、工程机械、电力、家用电器、消费电子及储能等领域。2024年银邦股份营业总收入达53.52亿元,其中,金属复合材料业务收入52.75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8.56%。
六、发展趋势
未来,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将加速向民用领域渗透,除了现有的化工、冶金等传统领域,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5G基站散热组件等新兴民用场景将催生大量新型复合需求,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此外,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制造成为必然趋势,爆炸-轧制联合法等具有材料利用率高优势的绿色制造工艺将受到更多企业青睐,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负担,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2020-2024年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各区域市场概况,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主要优势企业分析,2025-2031年中国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