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异地就医报销困难,简化程序,推动医疗信息化、智慧化迫在眉睫

    一位参保地在贵州安顺市普定县、但常住地在贵阳市的患者,在医院住院治疗后没能直接结算,拿材料回参保地报销,结果因医保经办机构要求提供奇葩证明,前后跑了6次,至今仍然未能报销。

    医疗关注国计民生,是百姓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异地就医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参保统筹范围内的医疗机构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才使患者到另外的区域就医。实际上,异地就医具备完整的稽查程序,部分医院与工作人员工作不规范、办理流程不清晰,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医疗产业智慧化、信息程度较弱,导致程序冗杂、繁琐,出现异地就医跑六趟没报销,医院要求多种证明的现象出现。

    2017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6649个,较2016年增加3255个。其中,较2016年医院增加191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6506个。

    随着医疗机构的不断增加,为何依然还存在上述问题?实际上,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通过不断的沉淀发展,将能够覆盖到全国各大地区,真正解决医疗资源不均等问题。

    2016年医疗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333.8亿元人民币,医疗信息化服务市场规模为20.95亿元,2017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375.2亿元,医疗信息化服务市场规模为61.92亿元。

    截至2018年上半年,接入国家平台定点医疗机构已破万,经国家平台结算达到48.6万人次(含新农合3.5万人次),较2017全年上涨2.4倍,医疗费用118.3亿元,基金支付70亿元,分别为2017年全年的2.4倍和2.5倍。

    事实上,自“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健康概念后,人们对诊疗保健的需求也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被动、应对性的就医诊疗,逐渐转向主动、常态性的预防保健。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医疗卫生资源却仅占世界的2%,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医疗服务水平悬殊等问题都在推动着众多医疗机构走向智能化、信息化。

    医疗健康、跨省就医、异地就医,关乎居民健康之本,国家必然会加快推出,以农民工和外来就业创业人员为重点,持续推动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全覆盖,为城乡居民规范转外就医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本文采编:CY252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