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挺住,我们能赢!中小企业“抗疫”安全第一,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个月,国家出手了![图]

    令人鼓舞的是,尽管现在大家或多或少有些损失,但他们都能理解并坦然接受,也都在积极寻求出路。

    从私人关系到平日工作,这些人多和武汉没太多直接关系。和你我一样,他们是通过手机、电视关注着这个叫新型冠状病毒的疾病,在家祈祷着疫情赶紧过去。

    但整个社会又是一个有机体,每个企业、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是这其中的一个个小小细胞。牵一发动全身,即使身体仍健康,他们也都与这场疫情有了丝丝缕缕的联系。

    从餐饮到旅游,从制造业到进出口,企业经营压力正在显现。2月2日晚间,苏州市率先公布了帮扶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为他们加大金融支持、稳定职工队伍、减轻负担。上海、北京等地亦跟进,出台新规救扶企业。

    银行业也在行动: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多家银行表示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对湖北省内普惠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在现有利率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

    在这个最特殊的开年,不煽情也不批判,不盲目乐观也不过分悲观,我们听听这些中小企业创业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他们与这场疫情的真实“对抗”。

    令人鼓舞的是,尽管现在大家或多或少有些损失,但他们都能理解并坦然接受,也都在积极寻求出路。安全第一,“创业者总得乐观一些”。

    徐鸿飞,上海,鲜蛋产业25年:300万只鸡眼看要断粮,各机构紧急支援

    我是1996年到上海,在国营蛋品企业做销售;2001年出来创业,创立了徐鸿飞小鲜蛋,到现在创业快20年了,一直做鲜蛋产业。

    我们公司(江苏鸿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营销总部在上海,生产总部在南通;因为是上海市第一批民生必备物资生产企业,正月初六就被允许复工了。

    2月1号,我们往武汉送了14.4万个鲜蛋,9万个捐给武汉协和医院,5.4万个捐给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今天(2月3号)正好我过生日,我们夫妻俩两大家人商量着说就算了,今年就别聚餐了,各自在视频问候了一下。

    我在这行25年了,今年是第一年遇到有钱也买不到货的情况。以往不管是碰到什么行情,或是一些疫病,都不会影响到上游玉米、豆粕的供给。

    我们是养殖行业,每天都是需要饲料的,现在即使你有钱,货物流也成问题。举个例子,我们河北、河南的玉米供应商,很积极地把车开到自己家仓库里,结果村委会拦住不准发车。

    饲料对我们是硬需求,我们本来已经算是准备充足的了,备了半个月的饲料,从腊月二十六到正月初十的,仓库当时爆满了。在南通,我们有300万只鸡,每天消耗300吨饲料,到现在(2月3日)只剩两天的库存了,几乎就要空仓了。

    每天每只鸡需要105克饲料,这是雷打不动的。所以我们面临的情况就是打仗一样,要想办法多搞饲料,几百万只鸡一旦饿肚子,就麻烦了。给它饿一两天,产蛋效率马上从现在的90%(100只鸡里90只产蛋)锐减为70%,而且蛋鸡身体恢复要三个月。

    断粮十天八天它死不了,但是鸡体损伤了,就很难恢复了。

    我们昨天(2月2日)紧急开会协调,上海光明集团帮忙,从上海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配一些玉米和豆粕,估计能撑几天。江苏省农发行也在帮忙,给我们寻找可以用的玉米供应商;河南、河北也通过当地农业办公厅在协调。

    还有就是资金流的问题,我们也非常着急,业务款回款基本要等到2月9号上班以后。我们是年销售额近20亿的企业,一个月不回款就是一两个亿现金,春节前还买了一大批饲料,没有回款,账上储备现金不够的。

    真没意料到节后会这么长时间不能回款。这些天各方也都在协调,像上海市政府、南通市政府。我们这边应该政府比较开明,金融办、发改委等部门帮忙,像车辆绿色通道证件很快办下来。很期待各地出台防疫期间的信贷扶持政策,我也仔细研究了苏州出台的10条政策,其实作为民营企业来说,一个共识的诉求是减免税收。(备注:“苏十条”其中第八条就是减免中小企业税费。规定:因疫情原因,导致企业发生重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重大影响,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申请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

    下游鸡蛋销售我不担心,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超市卖场的销售还提升了50%以上。现在鸡蛋批发价格比放假之前跌了50%,从4.5块/公斤,跌到2.4-2.5块/公斤。这种批发价下滑是短期的,因为学校、工厂什么的还没开学、开工,后面鸡蛋价格应该会迅速上涨。

    除了我们捐赠给武汉几家医院,现在当地好多医院也给我们发了函,要求援助,之前那里的鸡肉、鸡蛋供应严重不够。我们计划捐助100万个鲜蛋。

    接下来吧,期盼疫情尽快稳定,同时,让民生物资流动起来。

    老徐,广州,二房东:号召租户,推迟返工,一起熬过14天

    大概5年前,经老乡介绍,我来到了广州天河区城中村,成为一名二房东。

    广州是一座很包容的城市,城市村就像海绵一样,容纳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口。我这边的租户形形色色,有做淘宝生意的、有在餐饮店打工的,有在公司上班的小白领、也有一家老小一起租住的。

    因为城中村距离市区近,周围有超市、商场、地铁的配套,所以基本上每个月可以出租95%以上的房间。

    二房东的工作,就是从广州本地房东手中盘下房子,每个月给房东交固定房租,我再把房间分租出去,进行统一管理,赚取中间的差价。一般而言,我的房租出租率要达到90%以上才能保本,所以整体风险还是非常大的。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然爆发,武汉很快就实施了封城。初期,我并不担心,临近春节,广州人有逛花市的习惯,距离我的楼不远处的大街上,经常有花商摆摊位卖花,形成一个临时的花市。人流密度很大,但是大家基本都不戴口罩。

    过完除夕,我感觉情况不太对了,新闻报道中的感染人数越来越多,广州的案例数也在明显增加。不久,政府就号召大家居家隔离,企业推迟开工时间。

    按照往年的情况,大年初七左右,我这边的租客基本上都应该返穗了。这次,大家因为隔离要求、担心感染等原因,回来的人数很少。到初十左右,大概只回来了20多家租户。

    这几天,我每天都会戴着口罩守在门厅,让租户做好登记注册,提醒他们一定要戴口罩,一定要勤洗手!

    基本上,年轻人的自我防护意识都比较强,但是老年人还是不行。我已经提醒一位婆婆好几次要戴口罩,但是这位婆婆说超市、药店都买不到口罩,她也没办法。

    我现在特别担心电梯会发生传染,因为Sars期间好像就有电梯间感染的案例。我每隔两个小时都会向电梯间喷84消毒液消毒。本来年前,我还买了75%浓度的酒精,但是电商显示“受国家假期政策调整及交通管控影响,订单略有延迟”,一直收不到货。现在只能希望电商能够赶紧发货,我把电梯更加彻底消毒一下。

    新闻里面说要减少人和人的直接接触,我想外卖和快递也是隐患,于是赶紧找了一个闲置的柜子,放在门口,要求所有外卖和快递小哥都放在这个柜子里,不要进入楼里,增加感染风险。

    最近几天,有租户微信问我,能不能减免租金,我想了很久,最后只能在朋友圈说“对于大家的要求,我真的无能为力”,还加了三个大哭的表情包。

    这个问题真的是无解的难题,在我这个小生意里,涉及到的三方:本地房东、二手房东、租客,大家都很难。

    首先是租客,大多数是外地的,因为疫情大家推迟春节返城,收入可能减少,所以有些人希望能够减免部分房租。

    其次是房东,很多本地房东其实是贷款建这些出租屋的,每个月都要向银行还贷。我这边租金交不上去,本地房东的贷款也还不上。

    最后我也很难。我每个月都要给房东交一大笔房租。因为春节原因,我1月份的房租还没收齐,随着疫情的发展,感觉2月份的房租也有点悬。我的中间利润其实很薄弱,如果真的减租,那么只能自己承担亏损。

    我其实很担心租户大量回来,人一多,感染的几率就大。现在我每天都在朋友圈里面号召租户,响应政府要求,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能推迟返工就推迟返工。电视里面说,这种病毒的潜伏期是14天,我想把这14天熬过去就好了。

    我现在经常对自己说,心态放轻松,不要总是搞的那么紧张,只要努力保证大家健康,现在的情况总会过去的。

    志超,重庆人,创业3个月:教开源节流的课更火爆,我准备找工作了

    我是1990年的,刚刚创业。

    我现在在重庆,很不幸的是我们小区有被确诊的了,整个小区全部管控,在家不敢出门了。

    疫情打乱了我所有的安排,现在我突然觉得在公司上着班、有一份稳定工作挺好的。比如今天(2月3日)是我前公司开工的第一天,做游戏直播的公司,他们日子很好过的。我现在的心情……就感觉自己一手好牌打烂了。

    我后来算了一下,大概今年犯太岁了,哈哈。这次是我第一次创业。

    毕业后,我回了老家重庆,在地方媒体呆过一阵子;后来因为女朋友在广州,就也去了广州,那是2014年年底,之后一直在移动互联网公司做事。

    我有几年是在做直播, 2019年下半年的时候,我跟一些前辈聊,他们说做教育很有前途。这其中线上教育挺痛苦、赚不到钱,我们就商量着一起做线下培训,把线上流量导到线下变现。告诉你,那些培训公司很赚钱的,随随便便的上两天课就刷个五六万块。

    我2019年国庆节提了离职,年终奖也没要。本来是该有十四薪的。

    之后,我们几个人合伙人一起研发课程,也找好了渠道合作方,计划春节后就开课。结果这几天渠道合作方给我们反馈,“大家半年内都别想这事了”。我最大的庆幸是没有招一堆人、租大办公室,那样的话我们肯定完蛋了。

    我们的课程内容是关于怎么做营销的,销售对象主要是企业老板,他们带着团队来听。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发生疫情后)他们都很焦虑,不会要听我们的课程的,我们是教别人如何花了钱之后,赚更多钱。有一家同行的课程现在异常火爆,他们是讲如何开源节流的……

    我和合伙人商量,先把这个项目搁置吧,等经济回暖了再启动。

    说实在话,没有让我亏进去更多的钱,我已经很庆幸了。

    现在,我准备重新找工作了。这三个月创业是我人生的插曲,回想起来,经历也是难忘和值得总结的。

    廖沙,北京,贸易:我计划好了,现在要做三件事

    我是哈尔滨人,现在在北京,留学回国以后就创业了;主要做贸易,组装美容仪器出口,公司叫MBT Laser。

    上个星期开始,物流不能走货了。我发往俄罗斯的一批货滞留在路上或者海关,对我来说,这情况突如其来。

    我们做国际贸易,每年90%的利润都来自俄罗斯市场。现在,客户汇款什么的可以,但就是货物发不出去了。

    我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有仓库,我把库存都发给客户了。往常我们交货周期是7天左右,现在至少一个半月。

    我们跟俄罗斯对接的大市场叫留布里诺,虽然算是在欧洲,但是里面有很多咱们东北人、浙江人在做生意,还有中东人,那里货物、仓储、零售全在一起。我现在天天跟俄罗斯朋友视频。

    你知道吗?那边都开始抢口罩了。

    我问俄罗斯的朋友能不能买到口罩,结果他说我还想从中国买点儿呢。今天(2月2日)早上五六点,我跟乌克兰的哥们聊天,他说有口罩,一下子发来好几种型号,还有防毒面具。

    他说找到一两千口罩没什么问题,立马让他下单了,是3M比N95还高一个级别的口罩。三天前他打开电脑看到的口罩价格是1.2美金,我们聊完那会儿就变成2.4美金了,翻了一倍。我准备自己留一点儿,给同事、朋友都分一分。

    我们公司在这边是十多个人,我算了下,折合每天的硬性成本支出是10万左右。没算房租,因为房租我是直接年付的。具体就是,社保我得给按时交,销售和科研人员的工资都不低, 1600多平米工厂的各种支出。别的不说,就这个工业用网络,一年20万、加一个主机(费用)。

    反正耽误一个月是真“流血”。

    间接损失呢,就是公司员工会担心这个市场会如何变化。咱小微企业10来个人,一年就这么点业绩,抗风险能力特别差,包括资金上、供应链上。我的同行比我更困难,有些四五十号人的公司,别说停一两个月,你就停一天,他脑袋都疼!

    以前我们是纯贸易公司,2019年年中筹划着,开始陆陆续续小规模生产了,到2020年布局好了,人员、技术也配备上了,产品也定型了,马上就要开整、准备大干一场。

    但现在,我们都在等整个产业链的重新开工、运作。

    我们出口型中小企业,真是顶着风冒着雨。去年公司营业额挺可观,但到我们小业主手里不算多。还好,国家也支持,给退税,不同种类的商品、出口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税务补贴政策,我们这里在6%-7%左右,差不多能抵个增值税。

    好在我还没有贷款,是用自己的钱扩产的。

    我计划好了,现在要做三件事。

    第一,我们继续谈业务,通过网络办公,只是咱把交货时间跟客户说清楚。你能等我一两个月,我给你打折,咱们两好并一好(互惠互利)。

    第二,每天开个电话会议,跟大家伙鼓舞下士气。北京这面说2月10号复工,我绝对不让他们2月9号赶回来,我宁可给他们钱。假如有一个人回来感染了,你怎么办?莫不如再休息几天,大家都敞亮的,安全第一。

    第三,我年龄不大,但是吃的盐还不少。这次以后,像公司卫生环境的管理,意识就要提高。

    陈远河,连续创业者,如匠酒创始人:幸好有两轮融资,我有信心把企业运转下去

    我是陈远河,如匠酒业的创始人。我是一个连续创业者,之前在教育行业做,最近一年在福建本地做一个酱香型白酒品牌。之前我花了大概一年时间,走遍了茅台镇附近好几十家酒厂,联合当地酿酒商一起合伙创立了“如匠”这个品牌。合伙人世代酿酒,技术很成熟,我要做的事情是拓展销售渠道和做品牌营销。

    刚刚发布两个月,如匠就卖了1000多万的流水,从第一天开始就有利润。自福建龙岩起家,我希望2020年把如匠扩展到全省,销售额做到3个亿。但现在,肺炎疫情给我的计划造成了很大影响。幸好之前我还拿了两笔上千万的融资,能撑一阵子。

    春节本来是酒类的消费高峰,第一个人们串门要送礼,第二个春节有聚会,大家多少会喝点。疫情一来,这两块儿基本都没有了。

    之前,为了抓住春节的商机,我们提前制作了一批礼盒,把酒和酒具配在一起,礼盒单价是五百多块钱,总值五六百万。在年前,有一部分礼盒已经给到经销商渠道了,我们不做赊销,经销商拿货给现款,但他们手里的货没消化出去,会影响后续进货的节奏。我们现在还剩两百多万的货在自己手里,得后边再消化。

    差不多是在1月21号,我们才发现市场情况有巨大的变化,太突然了,根本没有做好准备。一季度的经营目标肯定会做调整,至少会影响半年的收益。

    我这次创业,从第一个月开始就在挣钱,净利润过百万。如果没受到疫情的影响,至少得挣个两三百万。我手下的人也都要9号之后才上班,整个2月上旬也基本浪费掉了。

    接下来工作重点是拓展经销渠道,得去跟经销商面对面聊、沟通。因为是酱香型的酒,客单价稍高一点,没有100元以下的酒,大家还得倚赖线下渠道。现在如匠线上和线下渠道的比大概在2:8。

    本来,为了拓展线下渠道,我们还计划举办更多活动,发布会、品酒会之类的,但现在都没法做。

    有些钱注定要打水漂了。我们在一些要扩展的地方开了分店,预计年后开业,现在开不了业,物业成本得付吧。还有年前定下要开发布会的场地,广告投放,都是钱。

    我一个月还得付个四五十万,员工的薪水。

    现在唯一感觉比较幸运的,是延迟了年前招人的计划。业务拓展比较快,我本来计划年前招人的,当时没来得及,这为我省了一笔钱。

    创业者遇到这样的状况,当然很不开心,但也没办法,及时调整吧。想一想,所有行业的人都要面对这个问题,也不是只有我们一家。还好创立企业不久,我就已经拿了两轮上千万的融资。疫情即使暂时不好转,我也有信心把企业继续运转下去,至少得再撑一年。

    新闻上讲,那些比较有良心的房东,也会适当减少业主的房租。我们也会对经销商的目标任务做出调整,给他们减负。另外疫情结束后,如匠会多做一些营销活动,来帮助经销商拉动销售。

    现在虽然有困难,但创业者嘛,总得乐观一些。

    “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个月”,挺住!国家出手了!

    “疫情致2万多员工待业,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个月!”

    日前,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在接受采访时的一番话引发舆论哗然。这让人意识到,新型肺炎疫情的持续,对经济的影响正在显现,很多企业正受到冲击,甚至面临生死劫。

    如何稳定经济增长,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好在,国家现在已经出手了!

    餐饮、旅游等企业因疫情 遭遇寒冬

    “经初步调研,贾国龙的话并非危言耸听。”中国烹饪协会表示,此次疫情对餐饮业造成的损失较大,被媒体公认是“最受影响的行业之一”。

    据了解,疫情导致春节期间餐饮业损失严重,年夜饭的退订量达到94%至100%。

    企业疫情期间损失主要是应防控要求门店不能正常营业,造成在没有经营收入的前提下,还要承担储备食材过期损失,要支付员工工资、支付店面租金及相关费用、外卖送餐平台佣金(因商家与平台的合作协议是属于年度合同)等,同时还要为员工防疫额外支付防护设备设施的项目开销。

    来自眉州东坡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的员工工资支付848万元,为员工发红包220万。房租方面,尽管目前生意下降了8-9成,还要支付每月店面和员工宿舍房租1400多万元。由于疫情突然,在口罩、消毒液、体温表、酒精、防护服等消毒设施用品的支出已经约38万元,此项费用还在持续中。

    “市场环境影响,如销售持续不见好转,三个月之内可能会出现资金链紧张的情况,面临无法支付供应商货款、物业房租、人员工资等实际经营困难。”中国烹饪协会说,餐饮行业的中小企业占绝对主体,抗风险能力较差,这些特征注定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餐饮企业普遍停业会带来巨大困难,举步维艰。

    事实上,餐饮业只是疫情影响下的一个典型代表。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3日说,从目前情况看,疫情对当前经济特别是对消费的影响在加大,尤其是对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和影视娱乐等服务消费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国家出手了!为中小企业雪中送炭

    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对于经济稳定增长至关重要。面对中小企业因疫情承压,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一系列具有含金量的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出台,为他们雪中送炭,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加大融资支持,还款困难可展期

    2月1日,央行等五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明确——

    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

    ——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上述通知要求,要求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时优先给予支持

    财政部2月1日下发《关于支持金融强化服务 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方面在其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时优先给予支持。

    ——延长2月纳税申报期限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下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将2月份纳税申报期限延长至2月24日;对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可视情况再适当延长;对受疫情影响办理申报仍有困难的纳税人可在此基础上依法申请进一步延期。

    ——允许企业延迟缴纳社保

    人社部办公厅1月30日发布《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通知》,因受疫情影响,用人单位逾期办理职工参保登记、缴费等业务,经办机构应及时受理。

    其中,北京市近日出台19项措施,包括允许延迟缴纳社会保险费,将1月、2月应缴社会保险费征收期延长至3月底。对于旅游、住宿、餐饮等10个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可将疫情影响期间应缴社会保险费征收期延长至7月底。允许企业综合调剂使用年度内的休息日等。

    据了解,北京市仅住宿、餐饮两个行业就有1.7万家企业、24万职工参保,缴费就达3.2亿元,那么仅对这两个行业就缓冲了3.2亿元。西贝莜面村在北京的门店有2000多人参保,每月负担的社保费有247万元,新政策的出台将对他们提供很大支持。

    
此外,上海宣布可延长社会保险缴费期,相关补缴手续可在疫情解除后3个月内完成。推迟3个月调整社保缴费基数,据测算,预计当年度将为企业减轻社保缴费负担101亿元。

    ——返还失业保险费

    上海、山东、江西、宁波、苏州等地宣布,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减免房租费用

    多地宣布对中小企业减免房租费用。其中,宁波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企业,免收2个月房租。

    苏州明确,若中小企业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免收1个月房租、减半2个月房租。

    江西提出,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生产经营用房的企业,1个月房租免收、2个月租金减半。对租用其他经营用房的,鼓励业主为租户减免租金,具体由双方协商解决。

    苏州明确,因疫情原因,导致企业发生重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重大影响,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申请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

    山东也提出,因疫情影响遭受重大损失,经税务机关核准,可减征或者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

    宁波提出,地方银行法人机构信贷支持政策,按照总规模100亿元额度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贷款减免3个月利息;对中小企业和“三农”主体减免或减半收取担保费。

    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措施,

    助力企业度过疫情寒冬!

    挺住,我们能赢!

本文采编:CY315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