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开发一种用于伤口部位电疗的新型生物系统
慢性伤口对公众健康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伤口炎症导致内源性电信号的异常,阻碍了伤口愈合过程所需的角质细胞迁移。这一观察结果启发人们用电刺激来治疗慢性伤口,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挑战。美国西北大学开发了一款生物可吸收、无线、无电池的设备,用于对伤口部位进行电疗。
科学家发现血管成纤维细胞
单细胞RNA测序推动了对随着年龄、疾病、损伤和器官而变化的基础和活化成纤维细胞亚群异质性的理解。此前,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一些心肌和骨骼肌成纤维细胞亚群在缺血性损伤后被激活,成为促血管生成的成纤维细胞,从而帮助增强组织灌注和修复过程。然而,尚不清楚促血管生成的成纤维细胞亚群是否有助于新血管的形成。
我国科学家揭示全肠外营养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导致糖代谢紊乱的新机制
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一般是指完全经静脉途径输入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需要和促进疾病康复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因胃肠道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消化吸收足够营养物质的病人,如大手术后的外科病人、肠衰竭病人等。
我国科学家在胶质瘤肿瘤微环境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是成人中最常见和最致命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目前治疗以最大范围地安全切除联合放化疗为主,但临床预后仍不理想。大量小胶质细胞所构成的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如何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目前仍不完全清楚。
我国科学家发现circRNA能够促进血管修复
环状RNA(circRNA)在大脑中含量丰富,多种circRNA在功能上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血管修复被认为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长期预后的关键恢复措施。
我国科学家揭示杏仁核跨物种的保守性和差异
杏仁核或类似杏仁核的结构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的大脑中,在生存和繁殖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然而,杏仁核的细胞结构及其进化机制仍未明确。浙江大学等研究团队利用单细胞转录组学揭示杏仁核的跨物种保守性和差异。
我国科学家通过生物材料和细胞之间的共价作用实现人脊髓组织工程
细胞与环境之间的非共价作用已被认为是调节细胞行为的基本生理相互作用,而细胞和生物材料之间的共价作用对细胞行为的影响还未深入研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团队通过生物材料和细胞之间的共价作用实现人脊髓组织工程。
科学家揭示抗肿瘤免疫反应与生物昼夜节律关系
恶性肿瘤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人口的老龄化等因素,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增长,恶性肿瘤作为主要死因的情况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昼夜节律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然而,作为肿瘤治疗的热门靶点,肿瘤免疫系统是否受昼夜节律的调控,目前并不清楚。
我国科学家在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方面取得突破
阿替普酶(rt-PA)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替奈普酶(TNK)是一种基因工程改良的rt-PA,具有单次静脉推注给药、高纤维蛋白特异性和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R-I)抵抗的药理学特点。
我国科学家在血管内治疗伴有大核心梗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方面取得突破
血管内治疗已成为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在24小时内筛选患者时,影像学上均排除了大核心梗死的患者。既往的荟萃分析显示,在大核心梗死患者中,血管内治疗相对于药物治疗更获益,但仍缺少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