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科学家发现大脑皮层神经发生的表观转录调控新机制
表观转录组被发现参与调控包括RNA转录、剪切、转运、翻译、稳定性、降解、折叠等各个方面的RNA代谢过程,调节发育、衰老以及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多项研究发现,表观转录组在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发挥了多种多样的调控作用,但研究主要集中在mRNA的N6-腺苷酸甲基化(m6A)修饰上,其他类型的RNA化学修饰功能尚待研究。
我国科学家揭示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成员7在脓毒症中的炎症调节机制
脓毒症是由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过度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脓毒症患者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但是,限制过度炎症的调节机制仍不清楚,且大多数已知治疗靶点的临床效果不佳,亟需进一步探索脓毒症的炎症调节机制,以开发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科学家发现调节睡眠的重要基因
人类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确定了与人类睡眠相关的遗传变异,然而,验证它们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期,来自德克萨斯A&M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费城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从变异到基因定位的分析方法,证明了PIG-Q基因与人类、果蝇和斑马鱼的睡眠调节有关。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结核病基因组组装工具
结核病(TB)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也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结核分枝杆菌(MTB)是导致TB的细菌,据估计,2021年全球新发TB患者1060万人,并造成160万人死亡。
新研究向开发遗传性失明的新疗法迈出关键一步
2023年1月12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药学院的研究团队在动物模型中证明了使用脂质纳米颗粒和mRNA结合治疗罕见遗传性失明的可能性。
科学家发现干眼症会改变眼角膜损伤后的愈合方式
干眼症,又被称为角膜结膜干燥症,是一种多发的全球性眼表疾病,由于其常引起明显的眼部不适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当天然泪液分泌不足,不能够使眼睛保持润滑时,就会发生干眼症。患有干眼症的人角膜受伤的风险更大。
科学家开发出监测大脑血流量的新方法
血液在人体内循环流动,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当缺乏氧气和适当的血液供应时,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就会死亡,进而可能引起中风。因此,监测大脑的血液供应量对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至关重要。近期,来自波兰科学院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称为平行近红外干涉光谱(πNIRS)的新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对大脑血流量的监测。
国外新技术可同时绘制多个表观遗传标记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了Nano-CT,可以同时探测单个细胞和数千个细胞中的几种不同组蛋白标记,更详细地研究小鼠大脑中细胞如何获得独特属性和专门化。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