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制造业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食品制造业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烟草制品业
- 纺织业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家具制造业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医药制造业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金属制品业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汽车制造业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其他制造业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普钢
据统计,2023年,我国钢筋、线材(盘条)、冷轧薄板、中厚款钢带及焊接钢管的产量分别为22638.1万吨、13735.1万吨、3988万吨、20497.3万吨、6415.1万吨,同比变化率分别为-2.1%、-0.2%、5.6%、11.5%、8.8%。
金属结构件
2023年12月,我国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年同月=100)为97.2,已连续18个月低于100。
化药原料药
近几年来,我国化药原料药生产情况再度呈现回升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计生产化药原料药产品394.9万吨,同比增长8.91%。
化药药品制剂
据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我国化药药品制剂行业经营收入达8568.47亿元,同比增长1.9%。
PCB
据统计,2023年我国PCB产值约同比下降3.77%至419.13亿美元。
锂电池材料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锂电池需求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并带动锂电池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885GWh,同比增长34%。
储能
储能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市场需求将蓬勃发展。近年来,各国纷纷出台支持政策推动储能产业发展,为储能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其中,新型储能技术更加多样化,且具有响应快、配置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势,成为储能行业发展重点。
储能型锂电池
储能项目不断推进,带动储能锂离子电池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储能电池生产国与消费国。2023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225GWh,同比增长50%,其中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206GWh,同比增长58%。
正极材料
2023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为248万吨,同比增长30.53%。在正极材料种类中,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占比为66.53%;三元材料出货量占比为26.21%;锰酸锂材料出货量占比为4.03%;钴酸锂材料出货量占比为3.39%。
医疗器械
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10358亿元,同比增长10.18%;基于老龄化趋势、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健康保健投资支持等多方面的影响,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将持续增长。预计2024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1300亿元,同比增长9.09%。
功能饮料
数据统计,2018-2021年中国功能饮料行业市场销售量总体保持相对稳定。2022年我国功能饮料销售量同比增长2.99%至1180万吨,我国功能饮料市场销售量仍在持续扩大,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甲醇
根据2023年的甲醇需求结构,烯烃占比高达53%,燃料占比提升至18%,甲醛、MTBE、冰醋酸和二甲醚合计占比20%,BDO占比首次超过2%。
汽车传感器
随着未来电动智能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车身与环境感知类传感器的需求量将快速增长,整车使用传感器数量将达到数百个。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较2021年同期增长15.12%至303.8亿元。
氮肥
2022年全国氮肥(折含N 100%)产量为3821万吨,同比增长0.63%。在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正加速推进的情况下,氮肥行业将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从而更好地促进氮肥行业绿色转型升级。
阀门
2023年中国其他阀门出口数量为20亿套,同比增长3.79%;出口金额为565亿元,同比增长5.04%。
MRI
2022年中国MRI行业市场规模为118亿元,同比增长9.26%。目前,1.5T系统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其保有量大约是3.0T系统的三倍。